幸与不幸都源于爱情——《安娜·卡列尼娜》读书随笔

  幸与不幸都源于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随笔
 
  雅礼中学1810班黄瑜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托翁这本《安娜·卡列尼娜》开头第一句,便足以让人直呼惊艳。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幸福的家庭首先需要两个真正相爱的人,这是构成它的核心条件;如果这个核心条件不能得到满足,那便都可以称作“不幸”了。而不幸的方式根据其他条件的缺失而又形态不一,当然,也并非只要两人真正相爱,就会得到幸福。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也有人认为这话是谬论,因为他们身边总有例外,而且数量不少。但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我见过最精辟最提纲挈领的小说开头了。只是这个问题,脱离了这本书来谈,也实在没什么意思。
 
  作为本书的女主角,安娜似乎并不讨喜。无可否认她是可怜的,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虽过着跟多数贵族小姐一样的富足生活,但她的灵魂是痛苦压抑的——在她那位大她二十岁的为人虚伪、刻板的丈夫眼里,他们的婚姻只是两个家族相互勾结的产物,只是一场交易。卡列宁也许是一个品格不错的男人,但于妻子的灵魂,他丝毫没有关注、没有尊重。
 
  他们之间,毫无真爱可言。
 
  于是,他们组成的注定是个“不幸”的家庭。
 
  可安娜和卡列宁明明曾有过真心相爱,为什么他们最终还是成了悲剧一场?
 
  十分记得安娜的一句话:“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身上一切生气勃勃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这矛盾,也许便是三人以悲剧结局的根源。对当时的安娜而言,她最缺的,是一份真挚的爱;长久以来,她的天性被旧社会的“伦理道德”桎梏着,被贵族所谓的“规则”要挟着。而矛盾也在于此:她的灵魂是向往自由、追求真爱。遇见伏伦斯基,是点燃了她被封存的热情的导火索。多年以来的这种压抑似一条悬在真空中的神经,在爱上伏伦斯基后,一触即发。
 
  其实,她也挣扎,也踌躇。她有一个完整的大家庭,有儿子谢廖沙——那八年的婚姻里,儿子是她的柔情的寄托。于她而言,这亲情亦无法割舍。
 
  可是,那么多年以来,她最缺的,是爱啊。
 
  她最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也是她毁灭的原因——她对伏伦斯基的爱简直深不见底,她把自己的生命,都给了他。同时也必须要他给予相应的回报。
 
  我想,到后来,伏伦斯基也不是不爱她了,而是,他们两人身上,都有相同的旧时代根深蒂固的思维:他们希望安娜和她的丈夫离婚,然后两人再结婚;可,别说卡列宁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不肯答应,其实他们二人同样如履薄冰:他们终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太深太深,终究是承受不住来自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的巨大压力。于是他们只能以情人的身份交往。
 
  这,不能承受;那,也不能忍。
 
  不论是外界还是自身因素,都似一把把刀子,直把他们捅得千疮百孔。
 
  直到把他们的心,捅到疲惫不堪;把两人的关系,逼到绝望。直至成为性格更是时代的牺牲品。
 
  拆分来看,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好人。
 
  而我们,在为他们的悲剧唏嘘不已之时,也深深感受到了那个社会的绝望。感受到了,其实了不起的托翁,面对那些所谓的伦理道德、社会规则和秩序之间的关系,以及他所探寻的信仰,都有努力去给出一个答案。然而,在那新旧交织变化迅速的时代,他可能也有些迷茫。
 
  噫!
 
  不过,作为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巨著,其他方面的思考也十分之深,许多思想充满矛盾,却也揭示了一个最浅显的真理——家庭的幸或不幸都源于爱情。
 
  书中另一对主人公列文和吉娣。他们和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与安娜,都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两人的结局倒是少见的圆满。他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对,因为,安娜与卡列宁,是伦理。安娜与伏伦斯基,是爱欲。
 
  而列文和吉娣,是爱情。
 
  “我没有什么要忘记和饶恕的,我一直爱您。”
 
  多么伟大!
 
  作品的结尾,列文终于获得信仰。他内心十分平静。
 
  我想,这信仰就是爱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