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骨”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5篇(风骨作文题目和素材)

  论“风骨”材料文题+写作指导+佳作5篇+素材链接
 
  以下文章来源于LLL语,作者李璐琳
 
 
  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骨”的意思是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来形容人物,大约始于汉末。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魏晋时期的名士,各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就如专家刘强教授的观点:“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
 
  这则材料的核心词是“风骨”,首先要明确“风骨”的内涵。从文章来看,“风骨”的内涵逐渐深化,主要包括这么几层含义:
 
  ①顽强的风度、气质;
 
  ②美学上,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③文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的精神,如建安文学;
 
  ④人格上,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如魏晋时期的名士。
 
  琢磨“风骨”二字,不难理解,"风”即风度,“骨”即筋骨,“风”即有个性上有气质,如魏晋名士的个性——才华横溢,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骨”即精神上有力量,如建安文学的襟怀——为现实写作,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
 
  综合来看,不随波逐流,不甘于平庸,追求独特的人生价值,是自我生命意识,自我价值的追求,有风格,有骨气,有个性,有力量,才是对魏晋风骨的完整理解。
 
  最后,刘强教授的观点对强化了“风骨”与其所产生的时代环境的关系: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这句名言对魏晋风骨内涵补充了三点:价值多元(社会),个性张扬(人物),人才辈出(成就)。这三个词语很好的把前面的信息整合起来了。
 
  最后审完材料,立意一定需要拓展到现实社会人生。题目中要求“感悟与思考”,感悟可“悟古”,思考要“及今”。
 
  当今社会,价值更加多元化,人才发展空间更广大。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风骨文化,发扬风骨精神,让人生有个性有力量呢?这是这则材料引导我们思考的问题。
 
 
 
  优
 
  树我辈风骨,助时代向前
 
  南雅中学K2002刘轶轩
 
  何谓风骨?“风骨”是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它并不是一个干瘪空洞的褒奖词,而是一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高贵品质。
 
  随着历史洪流的滚滚向前,风骨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纵观历史之河,俯察名人志士,风骨有如王羲之,笔走龙蛇而就《兰亭集序》,“飘若浮云而矫若惊龙”。风骨有如陶渊明,赤贫如洗却辞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风骨有如嵇康,寻知已未果宁将《广陵散》这一神曲带入墓中也不愿任其濯淖于世……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发扬着他们的个性,用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让“风骨”日趋饱满,我们惊叹于“王体”之美,慨然于渊明之“洒脱”,而这,又何尝不是我等后辈对其风骨的爱好与追求?
 
  历史上的魏晋礼崩乐坏,战火纷飞,诚然是一个乱世。但文化上,有如建安七子,超然物外,饮酒赋诗,将人民的文化,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引领,一种发展呢?而当今社会,有风骨之人也引领着时代。如张桂梅女士,于深山中穿行,将一个个落后山村里挣扎于封建魔爪中的女孩送出了大山,发出了“我生平即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纵身俯瞰地下的沟壑”的呐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坚忍之个性,她为大山的孩子们铺出了一条出路;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花来。
 
  魏晋时代,名士性格独特,率性洒脱,他们或对美的追求而不懈前行,或对时代的不满而明哲保身,或对气节的珍重而隐于世外。而身处这个繁华而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又应该如何树立我们的风骨呢?林语堂曾说:“我要有能做我的自由和敢做我的胆量。”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敢做自己的胆量。世界以其广袤承载多元,人类以其个性成就多元。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样,我们生而不同,自当坚守自己的个性,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既失了真正的方向,有弯曲了我们的脊梁。一本书,可以有千万种解读,一个人,也可以活出千万种人生。或安贫乐道,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展露锋芒,在社会事务中大展拳脚……无论哪一种,只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于时代中有所建树,那便是活出
 
  殷浩有言:“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风骨从来不是一场空谈,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追求的。扬自我之个性,以坚韧之心求之,树我辈之风骨,助时代蓬勃向前。
 


 
 
  谈风骨
 
  南雅中学K2002刘文涛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时光荏苒,“风骨”二字于浩瀚历史中不息。塑造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品格,展现自己的焯焯雄姿,以强大的气场与独特的气质征服世界舞台,是风流名士对“风骨”二字最高品质的赞同。
 
  风骨不仅是顽强的风度、气质,亦是极具个性与力量的字画与作文,在仕途中壮志未酬的幽怨里,在个性张扬的文学中,我们都可以寻觅风骨的影子。命运多舛,离合悲欢,可名士们不甘于平庸与沉沦,而是追求自己独特的生命与价值。骨气,力量,个性,才情……这一串串惊艳的符号,在历史的星河中熠熠发光。
 
  说起风骨,魏晋当之无愧为之最。魏晋名士才高八斗而个性迥异,可魏晋时期内部王纲解纽,勾心斗角;外部蛮夷入侵,岌岌可危。那么纵使有道不完的豪言壮语,有诉不尽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们渴望建功立业亦只能暗嚼壮志难酬的幽怨。他们只得将那滔天的才情转移到文学上,将冷涩的幽怨悄悄托付于诗词里。在文化上打造了价值多元、个性张扬的精神花园。
 
  风骨被魏晋名士呈现淋漓尽致,魏晋才子也因这份独特的气质与其他朝代的名士迥然不同。他们放肆,放肆到以生命换取真正的信仰;他们也独特,独特得趋近于人间的真实。刑前那悲殇的《广陵散》抒发了他的率性癫狂,在提笔挥墨将那份浓郁的忧伤融入愁肠,演绎了千年前的那份狂傲与潇洒。这个离经叛道、礼乐崩坏的年代,无论是阮籍的青白眼间的直爽,刘伶醉酒后的不羁,山涛璞玉浑金的质朴,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智慧,都诠释了“风骨”的内涵。风骨早已融入了魏晋名士的灵魂里。
 
  在俗世间,一个个红尘才子挥洒豪情,遗世独立,如空谷足音般奏起了时代的回响,弹拨出风骨的真谛。不论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都告诉我们:风骨不可是有骨无风的愚蛮,这是有勇无谋,只会换来鲜血淋漓的伤口;也不可是有风无骨的艰涩,这是曲高和寡,带来的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惟顽强与气度并驱,志向与才情共舞,以一身正气荡然独酌于天地,将世间的一切抛诸脑后,求寻心向往之,留下天地间最美的绝唱。
 
  在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局势中,风骨尤为可贵。我们应在时代洪流中赋予风骨新的底蕴,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思考;不固执己见,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积蓄力量,成为国之脊梁,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做贡献。
 


 
 
  风骨犹存
 
  南雅中学K2002王馨雅
 
  “风骨”二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风度,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骨气。回望历史,我们可叹:人才辈出,风骨凛然;又看现世,我们仍可喜:人才济济,风骨犹存。
 
  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力透纸背,情渗诗文。文人以笔为武器,挑战单一格律,不懂变通的套路化诗作,蔑视软绵无力,小家碧玉式的无病呻吟,只愿在肆意挥墨中抒愤慨之情,展内心风骨。“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是少年人的豪爽;“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孤独者的傲然。在萧瑟的寒风中,带给世人力量。
 
  而当风骨被用以形容人物,那一个个寒风中傲立的轮廊被具象化,那一个个铿锵的名字被世人铭记,不论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岳飞,还是“采菊乐篱下”的陶潜,一辑一拜,一言一行,尽呈风骨。魏晋时期,风流与骨气更盛,士人敢于打破世之定论,发展独特个性,在乱世之下仍各显风流,张扬自我。
 
  但风骨不应是历史英雄的专利,而应是我们每个人的气质,反映出不随波逐流,不自怨自艾的魄力。有人一遇寒风则缩手缩脚,畏惧不前;有人失了个性,沦为整齐划一的生活机器。然风骨不一定要携壶游世,超然世外,在现代社会,我们应了解风骨的内涵,保留其精神泉源:打破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不在人群中失了自我,泯然众人;在刀光剑影之间展现自己的力量,侠肝义胆,凛然正气,对抗不公。我们可见钟芳荣在利益为先的社会“定论”中坚守自我,毅然选择考古专业;病毒肆虐,医护人员不避难,不辞责,冲到风雪最前线,以己力抗疫魔。他们坚毅的目光,稳健的步伐让“风骨”二字重焕新生。
 
  在此波谲云诡的时代中,我们因有这些风骨之士而欣喜振奋,但反观社会中某些人,不是在佛系躺平的氛围中失了斗志与力量,就是被世俗的价值观囚禁了自己的特色与个性。
 
  当此之时,我们应有魏晋名士一般的风度与骨气,回归那朴实坚韧的时代,解开现代社会套上的层层枷锁,肆意展现自己的个性;敢于展现自己的力量,用“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精神与魄力,在华夏大地上再一次抒写那顽强不屈、自强不败的风骨。
 


 
 
  风骨观世界,剑胆化风流
 
  南雅中学K2002贺泽邦
 
  历史上的魏晋,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文化上的魏晋,学术价值多元,名士个性张扬,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以魏晋风骨看待人生,以建安之心思考人生,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之百态。
 
  何为“风骨”?“风骨”原指一种文学上的美学要求。魏晋时期,前有腥风血雨,尸骸遍布沙场;后有世道浇漓,污浊尽染官场。时代造就英雄,乱世见证风流。也许正是这样的乱世,才使得那些明星更加耀眼。我们敬佩刘伶病酒的豪放、嵇康绝交的义断、七子文学的高深莫测、邺下文人的才华横溢,更加敬佩那些胸怀理想、渴望建功立业的每一位士人之辈。面对失败与困顿,他们如此地个性张扬却不失壮志凌云,用宛如蝴蝶振翅般的感受记录下乱世中的蹂躏摧残,让世界看到了独属于他们灵魂中的坚韧与顽强。
 
  风雨飘摇的时代已然载入泛黄的史册,但魏晋风骨,犹令我们追捧与向往。
 
  电影《哪吒》中,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令人倍感震撼。诚然,追求个体的超越,突破群体的影响,就是魏晋风骨的最好的代名词。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其抱怨天命,不如以奋起之力,逆天改命。面对动乱的时局,魏晋名士以风骚哀叹惨淡的现实,以风流展现自己伟大的理想抱负。纵有千锤百炼,也会哀叹时运不济,却仍昂首向前,充满政治理想。“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正是有了这种破局的志向与勇气,才有了个体的超脱与释然。
 
  魏晋风骨,更在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魏晋之辈,不乏不才高八斗,性格独特,沽取忘忧物,身归心竹林之辈。在欲望难填、价值幻灭的不快中,以自己的个性与残存的信念表现自我的觉醒,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正所谓“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鸣呃”。在新时代下,拥有更多选择的社会,需要更多的“魏晋风骨”。在日益发展的当下,“最美逆行者”、“斜杠青年”等关键词冲破了疫情久久不去的阴霾,他们充满热情,又不拘于时,虽无政治的动荡不安,却也在疫情的枷锁下,用个性展现出了自己的不羁热爱,用背影表现出自己的伟大的使命与国家担当。这又何尝不是魏晋风骨在当代的体现呢?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再看当下,无数人在《孤勇者》一曲的背后看见了或熟悉或陌生的身影:孤身走暗巷,见证了众多人奋斗的掠影,不跪的模样,描绘了无数人不屈向上的缩影。每一个孤勇者,都活在自己的魏晋里,展现独一无二的风骨,做自己生命中剑胆琴心的风骨名士。
 

 
 
  慷慨“风骨”,遗世独立
 
  南雅中学K2002苏婉妮
 
  “风骨”一词流传至今,内涵丰富。见到此词,就仿佛穿过历史云烟,来到了战火频仍却又人才辈出的魏晋时期,领略建安文学的慷慨激昂与清新秀丽,感受到嵇康等一众文学精英的仙风道骨与高洁志趣。
 
  从美学要求到形容人物,“风骨”一词含义的深化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正如刘强教授所说,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风雨飘摇,家国动荡,文人们笔下的文字不再拘泥于小情小调,而是大量涌现出表达建功立业抑或是壮志未酬感慨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文字之美。更强烈地投射出诗歌背后文人的铁骨铮铮。在乱世的时代背景下,本就高贵而孤傲的文人们展现出了更加硬气的人格。
 
  除开乱世背景,根植文人内心的张扬个性与熠熠生辉的才华是“风骨”含义的根本来源。所谓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是嵇康临死前一曲荡气回肠的《广陵散》;是陶渊明隐逸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气才情;是王羲之在会稽山修褉时的游目聘怀,不拘一格;是聚众清谈、集于竹林饮酒作赋、厌恶官场的文人群像。他们不为外物所拘束,个性像河水一般恣意涌流,即使世界不与之相容,仍守住自己任诞的心性,在自己的天地中活得自在自得。
 
  如今,我们眼前一派盛世图景,无数机会等着我们去把握,崇高梦想等着我们去追求。但有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被困于生活的桎梏之中。当我们被所谓无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或许可以回望历史,去听听古人的故事,看看“风骨”的精神,寻得自己的一片桃花源。追求理想之时,读读他们建功立业时的欢喜与失意;感觉伸展不开手脚之时,看看魏晋名士如何张扬个性,任诞不羁,我们终能敞开心的大门,跳出束缚个性的牢笼,挖掘与理解自己的个性,心怀本真,不虚不佞,活出本我,飘飘乎而遗世独立。
 
  历史难以再现,乱世下的慷慨“风骨”永恒地闪耀在时间之河的上游,但现代人也要有现代人的风骨,不卑不亢,锐意进取,迎难而上,顽强自立,亦要尊重本心,以坚定的勇毅张扬自己的个性,遗世而独立。
 


 
 
  优秀标题
 
  以风骨精神前行
 
  以个性造就生命力度
 
  仰望风骨,砥砺前行
 
  把握时代脉搏,淬炼今人风骨
 
  风骨为酒曲,时代酿醇香
 
  树心中风骨,书笔下风华
 
  承魏晋风骨,成今人亮节
 
  数魏晋风骨,书今朝风流
 
  传风骨奏华章
 
  声若蝉鸣立如修竹
 
  平凡中也能有风骨

 
 
  素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
 
  壮志何慷慨,志欲威八方。——阮籍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刘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猛虎行》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日本诗人大沼枕山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士无气节,则国势奄奄以就尽。——洪应明《菜根谭》
 
  气节而不学问者有之,未有学问而不气节者有之,若学问而不气节,这一种人为世教之害不浅。——薛瑄《读书录》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陈毅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宗白华
 
  读其(《世说新语》)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明代学者胡应麟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施耐庵《水浒传》
 
  《世说新语》津津有味地论述着那么多的神情笑貌、传闻逸事……重点展示的是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脱俗的言行、漂亮的风貌。而所谓漂亮,就是以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观,体现出人的内在的智慧和品格。——李泽厚
 
  委曲求全的苟活不是真正的生。——鲁迅:《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以玉比人,乃是当时的风尚。那么,魏晋名士为什么如此看重玉?或者说,玉的品质是什么?纯洁而高贵。——易中天
 
  士族的优越感是血缘的,更是文化的。因此他们更看重的不是贵贱,而是清浊。这是东汉末年就开始产生的观念,一般的理解大体是:正直为清,邪恶为浊;高雅为清,鄙俗为浊;读书人为清,暴发户为浊。
 
  清纯而高贵,就叫清高。
 
  所以,那些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位,不跟权贵和暴发户同流合污的士大夫就叫清流。他们的声誉叫清望,品格叫清标,言论叫清议,就连扬起的尘土也叫清尘。——易中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