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写给命题专家的一封信:莫让“选拔”变成“悬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教育评价总体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基于此,2022年高考数学“变脸”。题型变化之剧、题目难度之大,让多地考生饱受打击。
 
  人们疑惑:这样题型和难度,是否合理?明年的难度会不会降低?
 
  命题专家回应:提高难度,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有关部门也明确:以后数学试卷出题方式和难度会和今年差不多。
 
  高考从来不只是一场高校选拔考试,它同时也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试题出题方式和难度的改变,必然影响到高中备考策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影响到学生的人格成长。
 
  作为高三的学生,对此我们除了被动接受,或许还有主动发声的权利。我们来“晓之以理”,给命题专家或相关部门写一封公开信,就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作成文,字数800以上。
 
 
 
  莫让“选拔”变成“悬崖”
 
  ——致命题专家的一封信
 
  2002班苏洲
 
  指导教师:李兰
 
  尊敬的诸位命题专家:
 
  您好!
 
  教育部在2020年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于是便有了这次高考数学“变脸”——令人无数考生叫苦不迭,苦不堪言。
 
  而对于许多人的疑惑,如此题型和难度是否合理,相关部门给出的回应是:提高难度,可以更好的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想就此提出愚见,便是:
 
  莫让“选拔”变成“悬崖”。
 
  首先,我想立足于学生群体的角度来做出分析。诚然,高考本就是一场高校选拔考试。但与此同时,它也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作为一个高三生,面对如此难度的一张试卷,我们在备考学习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便会将精力投诸难题之上。您或许会说,攻克难题本就是学习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但也许诸位没有料到的是对于此类难度过大的题目,我们学生学习的投入与所得并不成正比,并且实际情况也更加现实——不论训练多久,在考场上,对于相当大部分考生来说,此类难度的题目仍无法得到解决。长此以往,我们便会面临着一个“悬崖”式的困境:放弃难题,直接没分;死磕难题,即便是付出努力,不断尝试,也可能是无济于事,无从下手。因此,选拔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悬崖”,努力和不努力的学生在难度之下都成了“崖底”的仰望者。这是我想提出的第一个观点。
 
  其次,我想立足于学生心态和学习本身的角度分析。我身边有许多鲜活的例子,包括我自己在内,在想到如此难度的题目时,都会心生焦虑。谁也无法笃定自己于考场上能够妙手偶得,将题目解出。而这种焦虑进一步发酵,便会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挫败感与无力感。您你们或许也能理解,连续做十几道题,不是满盘皆输,便是无从下手的那种痛苦。应该说学习本身的意义,便是让学习者汲取知识,完善人格。而我也认为,此类难度过高的题目不仅给学生造就了心理上的困扰,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挫伤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我提出的第二个观点。
 
  最后,我想从社会层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如今,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是确实存在的。我实事求是的说,我处于一所很好的高中,因此我还学有余力,可以来应付难题。可是,对于处于乡镇中学的广大考生又会怎么样?甚至在某些学校,此类考题就连老师都难以解决,又怎能苛求学生们解答?那对于他们,这场选拔也无疑成为了“悬崖”,还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悬崖”。而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足够努力,也足够有天分,而限制他们的是先天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而高考选拔之于落后地区的最大的意义,便就是给予这些足够努力的学同学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如今如此难度之下,他们也只能望“崖”兴叹。这是我提出的第三个观点。
 
  诸位尊敬的命题专家,我们学生的确能理解诸位对政策的响应,对选拔的践行,但也恳请诸位能够考虑一番,这种“选拔”是否过犹不及,已然成为了让孩子们望而却步的“悬崖”?
 
  此致,
 
  敬礼!
 
  一位高三学生
 
  2022年X月X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