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黄州

  永远的黄州
 
  陕西省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初2021届创新一班陈子宇
 
  亲爱的黄州:
 
  你好!读了苏轼的诗,便想给你写封信。
 
  最近老师教我们念《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做》,教我们品苏轼的乐观与快乐…….越发让我感受到他的坚强,你的坚强。
 
  黄州,你真是一个坚强的城市。
 
  用你特有的坚强,淳朴,温暖,让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的苏轼重新拾起了生活,更如洒脱,更加迷人。
 
  一千多年前,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贬往黄州,他带着一个空头官街——团练幅使,没有俸禄,没有权力。他与儿子苏迈寄居在定慧院,蹭和尚的斋饭吃。苏轼害怕了这杆笔,唯恐再闯祸。寂寞,无耐,失意甚至恐慌充盈着他的心中,月光缓缓而下,绕着大地翩翩而舞。他抬起头,一只孤雁闯入眼帘,刹那间,他的灵魂与那只孤雁产生了共鸣,他写下了在黄州的第一首诗“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此时,是迷茫的。
 
  但是,三年后,苏东坡已不再是那个苏东坡了。
 
  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三年间,苏东坡学会了种地,做出了如今名扬海外的东坡肉,学会了和朋友一起在城外吃肉,喝酒,学会了和路边的老农开玩笑,他坦然,豪爽,是一个更简单,更直白的苏东坡。
 
  那种勇于向前,那种不畏风雨让他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谁怕?苏东坡不怕了,黄州,是你,用生活磨砺出了他的乐观,你成就了他。
 
  黄州,你真是个坚强的城市。
 
  今天,一场疫情,击不跨你的傲骨,击不跨你骨子中的那种心平气和与乐观。无数的黄州人戴上口罩,戴上护目镜,在请愿书上踏上一枚鲜红的指印,转身而去,告别妻子儿女,毅然铸成了我们与病毒之间的一座高墙!逆流而行,坚定且坚决。他们告别一头飘逸的秀发,只为医者仁心,燃烧自己,换来病人们一个快乐的微笑;他们彻夜开会,只为寻找每一个病人更好的治疗方式;他们作为党员亲自上阵,站在社区前,只为让老百姓更安心,只为那一句“为人民服务”。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苏东坡,永远乐观,积极,不畏惧风雨,更不畏惧自己与病毒的这场战役。没有什么能击垮他们。
 
  他们是明灯,照亮我们迷茫的路;他们是镇定剂,让我们在这个恐慌的时间里渐渐冷静,不在害怕。看着他们在镜头中一张张笑脸,看着他们身处在疫情的第一线却笑嘻嘻举起拳头,对着镜头喊:“湖北加油!”黄州的乐观,积极,感染着我,让我更有了“战疫”的决心。
 
  黄州,你真坚强。沧海横流,大浪淘沙。你的坚强,就是一个璀璨的星空。
 
  此致
 
  敬礼!
 
  来自西安的中学生
 
  2020.3
 
  指导老师:赵文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