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童心永存
泽国二中九(1)班郑亦然
指导老师李幽
丰子恺,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翻译家、作家,但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豁达的智者。他的《缘缘堂随笔》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一切,保持一颗纯真的心,莫要丧失了生活的乐趣。
自从升入中学,我的生活渐渐被作业与升学的压力所包围,我逐渐对那些简单的快乐感到麻木。以前在我脑海里回荡着的那些像风一样自由自在的想法,也不知从何时起都消散了。那本《缘缘堂随笔》放在书架上蒙了尘,我的心也被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翳。
被烦恼千丝万缕所缠绕的我,扭头看向窗外,残阳如血,又过了一天,心中莫名烦躁,随手一摸,摸到了《缘缘堂随笔》。翻开书,我走进了丰子恺的世界。
那是1926年,正值国民党统治下的动荡时代,战火连天,政局黑暗。为了躲避绵延的战火,丰子恺一家开始了逃难。逃难,一个多么可怕的词语,它意味着流离失所、亲人离散,甚至是阴阳两隔的前奏。在成人看来,逃难是一个充满黑暗,令人嫌恶的词。但在丰子恺的孩子——四岁的华瞻看来,逃难也是一种乐趣。在他眼中,所谓的“逃难”就是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坐汽车去外面,然后去看大轮船。
原来,在一个孩子的眼中,逃难居然是如此新奇而又有趣,这就是孩子的童心。这也是拥有童心的人对待生活中苦难所持有的态度。他们不只关注生活中恶的一面,还善于挖掘生活中善的一面。他们认为世界上好事最多,生活最愉快,任何天大的灾难都可以笑着忍受。这不是傻笑着面对一切,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乐观的态度。
在《穷小孩的跷跷板》中,我们能看到两个拥有童心的孩子。他们不曾知晓有钱人的生活,也不知晓人间的贫苦,单纯地拥有一颗童心。两张长凳用作跷跷板,殊不知这是他们最后的奢侈。拥有一颗童心是如此重要,它可以让人快乐地生活下去,富有也好,贫穷也罢,童心是无价的。
但童心是否能从孩童一直延续到成年呢?这就要提到其中的另一篇文章《渐》了。
丰子恺认为,万物终将消亡,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轮回,阴阳潜移、春秋代序,无不服从这一终极规律。但我认为,只要平心静气,保持着自己的初心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虽然身体可能被“渐”所困,但是我们的精神依然独立,可以跳出“渐”的控制。所以,只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以童心迎接每一天,我们的精神就不会为“渐”所困,“渐”自在心中。这样,童心才能永驻,而我们也会对生活展露笑颜。
在《学画回忆》中,幼年的丰子恺用家里染坊的颜料在书上画了个红象、蓝人与一片紫地。他不是一位画家吗,怎么会颜色不分?还记得小时候在书上的涂鸦吗,不就是自己遐想中的世界吗?它们承载着我们最初对这个世界的想象。
记起丰子恺老先生有一句话:“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失去童心,则家庭,则社会,则国家,则世界,一定不会温暖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大家去奇怪吧。”读到这里,我感觉有一束阳光进入了心里,那被学习所困扰的阴霾似乎消失了。环顾四周,窗外夕阳很美,风送来了一阵阵清凉,夕阳无限好——我的心情顿时明朗起来。我知道,我也应该用一颗童心去关照周围的一切。任时光荏苒,我的童心永存!
石桥头镇中学郭定安点评:保持一颗童心,就能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这个话题竟然是从《缘缘堂随笔》的故事里撷取的,而且分析得鞭辟入里,主旨深刻,可见小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而且,本文精警而富有哲理的语句随处可见,比如“只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以童心迎接每一天,我们的精神就不会为‘渐’所困,‘渐’自在心中”等句,小作者思考独到而深刻。本文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