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作文:永丰辣酱的味道

  永丰辣酱的味道
 
  南雅中学初1910班刘紫玲
 
  指导老师:曾素云
 
  朋友,你一定尝过不少美食吧。今天我向您推荐的,是我最忘不了的味道——老家双峰县的“永丰辣酱”。
 
  我的老家位于娄底市双峰县,一个民风淳朴的小县城,湄水河静静地绕城而过,河水清澈,倒映着两岸的青砖瓦房。那黛青色的大山,朦朦胧胧,仿佛仙境一般,矗立在远处,守护着这安静的小县城。小县城养出了热情似火的永丰人,他们性格张扬,甚至有些泼辣。正因如此,湘中腹地的永丰人,率先创造出了风味独特的永丰辣酱。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据说咸丰年间,清朝名臣曾国藩将永丰辣酱带到京城进贡皇帝,深受宫中之人赞誉,于是永丰辣酱被列为贡品,从此名扬天下。
 
  每年八月上旬,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干旱少雨,正是晒酱的好时机。外婆带领着我们开始了制酱。首先选颗粒饱满的小麦蒸熟,待冷却后置于封闭的酱钵里,自然发酵后,取出洗净,晒干后研磨成粉,这就是酱胚。加入适量的盐和井水,调成汤水状,置于太阳底下暴晒成稀糊状时,加入煮熟冷却后的糯米饭,用铲充分搅拌后,放在太阳里面晒,当糯米饭被晒融化后,再次成了稀糊状,这时便能闻到淡淡的酱香味。再将精心挑选好的辣椒洗净,沥干水分。外婆特别叮嘱了,必须要把辣椒水分沥干,因为制酱过程中如果带入生水,会导致酱胚发酸,冒泡,从而只能丢弃。用刀将辣椒剁碎,加入适量的盐,倒入酱缸,搅拌均匀,再次于太阳下暴晒,此时的酱已半成品,要不断地搅拌,使之受热均匀。正值暑假,这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便落在我和妹妹头上。每隔一小时,我们便要去楼顶翻酱,因为这时候的酱,酱香味也日渐浓郁,傍晚便要用玻璃盖将它盖起来,一防蚊虫叮食,二防忽来的雨露。虽然每天都要在烈日下暴晒,可我们却乐此不疲。
 
  经过10多天阳光的淬炼后,酱已成雏形。外婆买来刀豆,地蚕,还是洗净沥干,切成条状,拌入酱中,再经过几个大太阳,晒至粘稠状,便可成功了。每一坛辣酱的诞生,汇聚着永丰人的智慧,阳光的热情,以及时间的洗礼,我们满心期待着收获的喜悦。
 
  托老天的眷顾,我们的酱顺利成功。我迫不及待地装了一小碟,品尝起来,暗红色的酱,味鲜,辣口,但却透着淡淡的甜,甜而不腻,独特的风味冲击着你的舌尖,鲜辣的口感迅速调动着味蕾,清香爽口,回味无穷。
 
  现在当各种节日大鱼大肉满桌时,永丰辣酱总是桌上那道解腻爽口的必备特产。
 
  当然,妈妈的感觉可不一样。她们童年时的日子清苦,农家人出什么吃什么,过个冬还得提前囤菜。尤其寒冬腊月,顿顿都是萝卜白菜,馋嘴的小孩难免会闹。辣酱便于存储许久,还鲜辣开胃,是难得的下饭菜。每每这时,外婆便会从里屋端出来一小碟酱,用筷子给她们姐弟三人一人夹上一点,再夹上几根刀豆地蚕,放到米饭上。这个时候,三人便会吧唧着嘴,一下把饭吃个精光,舅舅还不停地舔碗底呢。那时候的酱,便是孩子们清贫生活中简单的满足。
 
  一首双峰特有的民谣唱道:“三两米,喷喷香,冇得菜,夹辣酱”。蘸着辣酱,生活的滋味全在里头。咸,甜,鲜,辣,是永丰辣酱的四味,也是生活的味道。
 
  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热情淳朴的永丰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制造了鲜辣爽口的永丰辣酱。制作辣酱的手艺,在当地代代相传,外婆跟着太姥姥学会了;妈妈跟着外婆学会了;等我再长大一些,妈妈说也会教我做。一代一代的纯手工永丰辣酱,永远不会消失在饮食文化的长河中。
 
  一瓶酱,一生情!亲爱的朋友,请让热情火辣的永丰人,开坛辣酱招待你吧:
 
  永丰辣酱色泽艳,
 
  佐饭拌菜味道鲜。
 
  一方水土一方人,
 
  匠心传承永不变。
 
  创作历程:
 
  入学考试时,写一篇关于“味道”的作文,曾老师让我们阅读了林清玄的《家有香椿》,刘红霞《香椿的味道》,再将阅读与写作连成一体,让我们也写一篇关于“味道”的作文,我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老家的特产——永丰辣酱。暑假时,我曾看到外婆指导妈妈做酱,我和妹妹也有幸参与制酱过程,所以提笔就写下了这篇作文。
 
  收获:
 
  从原材料的选取,用料的苛刻,工艺的繁琐,过程的讲究,以及时间的付出,直至到收获的喜悦。曾老师指导我们要讲好食物的故事,挖掘食物背后的饮食文化,我开始深入思考,我看到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工艺,真正的是匠心传承,一丝不苟。老一辈人用智慧与汗水,孕育着后代小辈们成长。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要脚踏实地,认真对待,才能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味道。
 
  此文已被《全国优秀作文选》专栏约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