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在画中游(六年级作文2篇)

  墨在画中游
 
  【荷韵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小学六年级汪钰涵(第三讲)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很好奇吧!墨怎么在画中游呢?怎么游?嘿嘿,想知道吗?那请继续往下看吧!
 
  只见一滴墨水坠落在洁白的纸上,慢慢流动着。如泉水般,又没那么急;如小池塘般,又没那么宽,线条十分优美,细细的,长长的。主干粗粗的,颜色深黑,枝头浅黑色,树枝横七竖八,到处乱窜,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哈哈,当然是吹出来的。没错儿,我和同桌踏上了吹墨之旅。
 
  我们先将墨水滴在白纸上,白纸瞬间就有了一颗“黑痣”,一开始我们拿吸管一通猛吹,吹得整张纸乱成一锅粥一样,“呼——”一条一条墨迹印在了纸上,吹着吹着,墨水像只调皮的“猴子”到处乱跑,跳来跳去,丝毫不愿停下。“这么乱吹也不是办法,不如我们吹一棵树和一只鹿吧!”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于是我们又开始向着目标出发了。
 
  原来的线条有粗有细,正好如树枝,我们继续添加,吹了一口气,墨水又像小蝌蚪一样,“如鱼得水”般欢快地在给予它生命的白纸中游来游去,享受着生命的养分。过了好久,树就完成了,吹鹿时,你一下我一下……好好的画就成了一只“猪”,哈哈,作品完成后,仔细一看,这哪是树和鹿,分明就是怪物和猪呀!瞧,它那“粗壮”的大象腿,一根小得如线般的尾巴,树更是……四肢不协调一样张牙舞爪,哈哈!于是,这幅画的名字就产生了——《一只站在怪物下的“鹿”》。看到我们的作品,全班哄堂大笑,他们都说:“哎呀,你们这吹的是猪呀?哈哈……”“唉,一不小心被看出来了!”我小声说。
 
  这就是我和同桌的杰作,哈哈,怎么样?我感受到墨水在画中游,而我们在欢乐的海洋中自在徜徉。
 
  精彩点评:钰涵同学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巧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趣味十足,让老师也感受到了“墨在画中游”的动感,具体再现泼墨的过程和乐趣,想必你也是乐在其中吧!老师发现钰涵同学在写作过程中有病句,缺少主语,可能会读得不太流畅,哈哈!
 
  指导老师:张慧娟
 
 
  墨在画中游
 
  【荷韵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小学六年级李雨霏(第三讲)
 
  “呼呼呼”寒冷的“风”把墨水吹得四处逃窜……拿到白纸、墨水、吸管、棉签这些工具,我就与我的同桌踏上了“吹墨之旅”。
 
  首先,我用棉签蘸上墨水,点在洁白的纸中间,白纸上立刻出现了一个小墨点,格外得明显,就好像一只小蝌蚪在一望无边的池塘里游泳。我轻轻吹上一口“仙气”,“小蝌蚪”吓得落荒而逃,好像后面有一条鱼想要吃掉它似的,在纸上留下了一条淡淡的墨痕。再吹一口气,墨水随着一股寒冷的风向上跑去,那线条又细又长,那墨线有的淡,有的浓,线条交织起来,在纸面上出现了“树枝”的雏形。
 
  我和同桌一人吹一下,吹得不亦乐乎。突然,墨水好像不听话的小孩子非要与我们作对。我往东吹,它非要往西跑,气得我使劲一吹,谁知,口水出来了,全都喷在了白纸上,同桌“扑哧”一声笑了。我羞涩地低下了头,慌忙拿出纸巾赶紧擦。那时候,估计也就过了一两分钟,可我觉得一百年都过去了……唉,真是太丢人了!
 
  在我们努力奋斗的结果下,终于,一幅画诞生了。在白纸的正中央,站立着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树,只是树杈有些歪七扭八的。树下的小鹿也有些头大肚子大,像只小猪一样。哎!吹个画太难了,那个“小蝌蚪”也太调皮了!最后,我与同桌的作品名字叫《站在怪物下的鹿》。这时再看看同学们,有的鼓着腮帮子,用手托着下巴;有的拿着自己的画到处炫耀,还有的画完脸上已经成小花猫了,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通过这次有趣的课堂小活动,我知道了:画不仅可以画出来,还可以吹出来哦!只要开拓思维,就能发现不一样的趣味!
 
  精彩点评:哈哈,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小作者的观察很认真,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小墨点都写活了,语言形象生动,把大家带入到了别开生面得活动之中!动态的小墨点写得很好,怎么没有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你的画作呢?下次可以再注意一下哦!
 
  指导老师:张慧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