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朋友
匡天龙(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金火学校校长)
一次茶叙聚会,有老乡和熟人吹嘘自己的“好友”很多,微信好友只剩十来个空位。我这人有话藏不住,便问他:“你的微友(微信好友)聊过天的有多少人?”熟人回答:“不足百人。”我又问:“在这些聊过天的人里,你遇到烦恼想倾诉、碰到困难想求助的,又有多少人?”熟人支支吾吾地说:“那,就是个位数了吧。”我笑了笑,没再追问,他应该知道我的弦外之音了吧。
在古代,朋友这个称呼,其背后暗含了人生观、价值观一致,非常聊得来,可以托死生等含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等诗句,都表达了古人对友谊的理解。如今,随着电话、微信的普及,加上少数人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人生哲学,朋友的含义似乎被泛化。在网上聊过几次天,但从未见过面的,可以称为网友;共同唱过一次歌、吃过一回饭的,可以视为生活中的朋友……朋友原本心神相契、守望相助的含义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
这让我想起一幅漫画,当一只老虎凶猛扑来时,4个伙伴中有3人迅速爬上了树,1人还在树下,随时可能被老虎吃掉,那3个所谓的朋友不但没有出手相助,还嘲笑处于紧急情境中的这个人,画下的文字云:你认识多少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危难的时候有多少朋友认识你。我想,这幅漫画或许可以成为那些患了“友谊泛滥症”人的“枕边读物”。
说到危难见真情,我想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与胡林翼,他们的友谊超过了许多亲兄弟。曾国藩在胡林翼还是以道员身份领兵的时候多次向皇帝举荐他,皇帝因战事责难胡林翼时,曾国藩多次为其说明情况。后来,曾国藩在前方剿敌,需要军饷,胡林翼总会想尽办法支持他。曾国藩丁父忧回家期间遭皇帝冷落,胡林翼多次上奏请求皇帝启用曾国藩,遭到拒绝也不改初衷……如果当年曾国藩交友先看对方当没当官、有没有名,胡林翼便不可能对他付出真心。
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得到别人的关照,想在夜行时有朋友为你点灯,我们就得在朋友身陷暗处时先去照亮他。这不是利益交换,而是一种向他人证明自己真情实感的方式。
“以义择友,乃君子之交;以利结朋,则小人之交”。近年来,“交友不慎”成为落马贪官忏悔时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观其人先观其友”,看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先要看他平时结交一些什么样的朋友。所以,我们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切忌被表面现象蒙蔽,对那些不善之客,应拒之千里,做到分清良莠,择善而交。
有句话叫“日久见人心”,真正的友谊,是可以凭情感的光亮与时间抗衡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