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日子中的甜蜜”作文解读
响水县双港中学赵霞
本次初二作文题《平淡日子中的甜蜜》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此刻,坐在考场中“双手摸白纸,两眼望青天”的你是否有此感慨,虚拟情境如在眼前,让老师忍俊不禁,各位童鞋,针对今天的文题,我们来促膝一谈,可好?
一、命题形式
中考命题,一度呈“三国鼎立”之势,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2017年前,话题作文笑傲江湖,威风八面,如今只是星星点点;半命题作文异军突起,风头依旧强境。如今,多地命题作文独占鳌头,一统江山,本次命题,从著名博主祝小兔的一句话中提炼出作文题,可以定性为材料式命题作文。
二、命题内容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部分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自已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于是“成长与自我”“社会与生活”“回忆与捡拾”“情感与体验”等成为中考热点话题。本次命题者对四大热点雨露均沾,可谓高妙!
三、写作攻略
1.审准题
这是一个偏正式短语,题眼分别是“平淡”、“甜蜜”。平淡限制了“甜蜜”的范畴,要求考生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对“甜蜜”的理解和感悟。
2.立好意
甜蜜本义是“糖和蜜的味道”,可以是生活中的一道甜品,一碗甜菜之类的食物给你带来的美妙感受,也可以是寻常生活里一些不经意的事,如: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重逢,一个暖心的微笑!通过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细节,写出享受美好时光时内心的涟漪和震憾,并能从中悟出哲理,将文章写得有情有味,有思有辨。但如果单以表层含义入手,很难写出佳作,需要我们学生联系生活,深度解析,如我们农村孩子里一定有享受扶贫政策的人家,人从中你感受到了国家对你的扶持和关爱,这个立意就会有温度,还有高度。
3.抓细节
本文可以就某件事,围绕“平淡、甜蜜”这一中心,合理选材,抓住细节展开描写,学会变叙述为描写,学会用细节描写捕捉人物神韵,如写妈妈递东西给“我”,如果抓住“递过来的手满是桂花的香甜”这细节,这能感受到妈妈为我做甜品的用心,从而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4.抓情境
要适度营造事件发展情境,如具体的天气状况、细腻的人物表情、传神的特定景物、突出的场景气氛都会对表现人物,传达事件起不可低估的作用。
5.文体活
本文可以就某件事写成记叙文,亦可以记成散文,以“甜蜜”为主题线,进行“冰糖葫芦”式串联,写作时表达方式丰富多元,主要以记叙或描写为主,辅以抒情,议论,起画龙点晴的作用。
6.忌文体不限
“文体不限”是写作要求中常见字眼,旨在提倡文体多样化,给考生选择擅长的文体提供便利,但实质上,作文绝对讲究“文体有限”,只有选择某种文体,阅卷老师就会按此种文体的常规去判分,只有符合文体要求,突出文体特征,才有机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今日小满,怀着期待,小满足,愿响水考生在作之路上摸打滚爬之后开出绚烂之花,让老师在平淡的教学生活里,滋生丝丝甜蜜!
作者简介
赵霞,响水县第八批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响水县郑冬前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响水县双港中学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个人”,获县“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潜心教书育人,多次在县开设观摩课,示范课。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平时能利用时间进行教学研究,主持和参与省、市、县级课题研究。组建校“青鸾”文学社团,多次指导学生在《作文周刊》等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市、县作文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