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故我在:“襄阳市讲师团‘网络送教’到保康”活动心得体会

  我思故我在
 
  ——“襄阳市讲师团‘网络送教’到保康”活动心得体会
 
  保康县马良镇中心学校向锦丽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我们常规教学的步伐,但却阻不断我们语文人的学习热情。4月20日上午,襄阳市讲师团“网络送教”到保康活动在黄堡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腾讯课堂举行,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活动中,来自襄阳第四十五中的张娟老师和黄堡镇中心学校八年级学生一起,在网络上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诗歌教学课。虽然不能面对面地交流,但张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学生们积极的互动气氛,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白居易的《卖炭翁》,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课堂结束后,张老师与听课老师们交流互动,并分享自己的网络教学经验。随后,襄城区语文教研员刘用哲老师,对张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对当下的网络教学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并以一堂《诗歌教学中的“不隔之美”》讲座,阐述了诗歌“不隔”的三个特征,激发着我们重新审视诗歌教学。
 
  我常常想,我们参加各级各类“送教”或者教研培训活动,其意义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听了几堂课之后,只是把送教老师优秀的教学设计盲目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或者听了几堂讲座当时觉得心中有所触动,但回到自己的教学中后,仍然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我们就没有真正在“送教”活动中得到提升。毕竟“送教”活动的内容有限,时间有限,我们如何得到提升?我个人觉得,“送教”更重要的是一个激发我们思考的契机和引子,是各种教学理念的碰撞,当我们能够以“送教”这个外因,促进我们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那么它就会内化成为一种教学素养。
 
  就以这次的“送教”活动来说,虽然只有短短两三个小时,但我内心的触动特别大,反复深入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教学课堂,认识到之前从来没有认识到的问题,这些思考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教育教学的魅力。
 
  首先是关于叙事诗。《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张娟老师首先带着学生们梳理诗歌大意,然后以“画景——画像——画意”为线,引导学生们赏析诗句。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重点。这首叙事诗与我们以前读过的抒情诗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作者也正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所以分析了卖炭翁这样的一位命运悲苦的底层劳动人民之后,同学们就能体会到作者对封建社会统治者的谴责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了。
 
  一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那么如何进行叙事诗的教学呢?我也有几点思考。首先,叙事诗当然首先还是诗歌,那么诗歌的朗读自然必不可少,诗歌语言的简洁、韵律在朗读中自然能够感受得到。其次,叙事诗不同于抒情诗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叙事”,它基本弱化了景物描写,语言通常更为通俗易懂,尤其是白居易的诗;同时,诗歌到底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也应该明确。对于诗歌,我通常觉得不宜逐字逐句翻译以破坏诗歌的美感,理解叙事诗的内容不如让学生们改写成一个短故事。以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为例,它不仅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还有着鲜明的对话描写,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一定会对这首诗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当然,叙事诗中的人物描写也是重点。在这堂课中,张老师已经引导学生把卖炭翁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得十分到位,这也使我想起《木兰诗》中的木兰以及《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和焦母。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更加熠熠生辉。
 
  其次是关于网络教学。我们这次“送教”活动是在网络上开展的,这也应该是我们襄阳市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张娟老师的课堂虽然在网络上进行,但教学模式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学生们同样能够“举手”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课堂会受一定限制,但还是比较成功的。刘用哲老师说,正是通过网络的形式,我们才能实现跨区域的交流互动。而这样的尝试,以后将会为更多的跨区域交流打开门窗,我们的交流活动也会变得更便利。
 
  一场疫情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我们老师们也在一夜之间成长为“网络主播”。疫情终究会过去,但是线上教学模式却不会因此而消亡。这一场疫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时代对于这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总有人说,教育对社会是有着引领作用的,应该是有着超前职能的。其实在疫情之前,我了解过一些教育机构的网络课程,疫情之时,这样的教学模式自然就显现出了它的优势。而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科技的不断发展,我认为网络教学模式的普及,将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大势所趋。
 
  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是终身的必修课。新时代的老师,不仅要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以开放的姿态去应对社会的变化趋势,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淘汰。即使不能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细节上改变,就如刘用哲老师所说的,在疫情中我们上网课,所做的教学设计就应该适应网络课程,教学环节、互动模式,作业设计等,就应该预设成网络模式,这就是一种必要的改变。就像制作微课,进行网络直播,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也可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最后是关于诗歌的“不隔之美”。“隔”与“不隔”是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隔”如“雾里看花”,形象不清晰鲜明;“不隔”如“豁入耳目”,“语语都在眼前”,形象鲜明生动。刘用哲老师在讲座中,借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向我们阐释了诗歌“不隔”的三个特点。抒情诗最重要的内在关联点就是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情景交融,情景关系紧密,自然“不隔”,我们如果从这样的理论角度去品读诗歌,那么诗歌的蕴涵会更显丰富,我们的视野也会更广阔。
 
  回顾我们的诗歌教学课堂,我们赏析诗歌时,总喜欢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赏析句子、体会情感这几个步骤必不可少,诗歌本有千万种美,最后我们都是用千篇一律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诚然,在应对考试时,我们的方法技巧已经纯熟,但却缺少了那种品读的诗意情怀。
 
  细读《人间词话》以及学习刘用哲老师说的“陌生化”文学理论时,我正是读大学的年纪。那时的我们年轻气盛,正是心灵不受桎梏的年月,我们品读一首诗,总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很少拘束于什么角度。那时候,是我最能体会诗歌之美的时候,那也是我最爱读诗的时候。刘老师的讲座,触动了我那段尘封已久的记忆,也让我重新审视我当下的教学方式:或许,我们非常迫切地需要,在教会学生考试技巧的同时,也应该打开他们的心怀,让他们去领略一个更为广阔、浩渺的世界。
 
  “我思故我在”,每一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训,目的不在于我们接收了多少教学知识,学得了多少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它能触动我思考的心弦,让我一直在反思中前进。思考的意义,远比获得更重要。
 
  2020年4月23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