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组•线上教学进行时

    “信息科技”学科虽然只是在高一开设,并且也只是学业水平合格考的科目,但光明中学信息科技教研组的老师们丝毫没有松懈,同样全力以赴上好“网络课程”。
    这个庚子年新春,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几乎按下了“暂停键”。但在教育领域“停课不停学”的呼声中,教师和学生们却没有停止脚步,从3月份开展网络教学以来,大家从不适应渐渐变成习惯,从忙乱中渐渐变得有序。教师们平时口中碎碎念的各种在线教学新理念,一下子成为现实,容不得你有没有准备好,必须硬着头皮变身十八线“主播”,我们游刃在各种App、会议群、云课堂、直播间,就这样开启了人生难忘的网课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上好网课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信息科技学科的网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一些不同的地方,由于教学内容的需要,不仅在教学中需要ppt软件教学,还需要给学生演示编程界面,或者播放视频等操作,所以有些直播平台就不具备功能,教师们只能在各个平台之间反复尝试到逐步熟悉,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平台。
    我们备课组的几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有的以自制的微课视频为载体开展微课教学,有的选择腾讯课堂、腾讯会议app等工具直播教学,再以晓黑板、微信等多种辅助工具开展与学生的互动。每次上课前还需检测好硬软件设备、耳麦、手写笔等工具的正常使用,保证网络的稳定畅通,总之,十八般武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灵活运用到极致。为了照顾到部分学生接受能力的快慢或者家中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上线等原因,有的老师还通过工具对课程进行录屏,设置回放等功能,方便学生反复自我学习,弥补了线下教学的不足,也让教师体会到网课带来的优势。
    与线下课程不同,信息学科网课设计在教学内容、语言的规范、ppt的演示等方面更需要精心组织与安排。由于直播网络教学与学生的互动比线下课程要少很多,原先的一些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尽量选择典型的、新颖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防止学生长时间关注屏幕产生学习疲劳。由于网课大部分时间需要教师自己讲述,语言逻辑性更强更规范,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提问,注重语音语调,阴阳顿挫,并准备好提示手稿,通过反复操练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自然流畅,精准把控好时间节奏。另外为了配合教学内容,简洁清晰的ppt课件是不可缺少的,原先可以板书的流程图内容,都需要在ppt中清晰绘制好,并设置动画的先后顺序不断调试,不能有丝毫差错,虽然一节网课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教学素材的制作上信息科技教师可能需要花费比原来线下课程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来备课,这是只有本学科老师才能体验到的艰辛。
    教学工具再强大,教师准备再充分,但缺少学生的参与都是无效的教学。面对在线教学,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网络课堂的管理能力,这也极度考验教师对学生和课堂的掌控情况。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对学生行为、学习过程都很难观察、管控,特别是一个老师同时直播开展几个班级的教学活动,更需要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我的经验是首先在网课开始的几周让学生明确信息课堂的要求,包括课前的准备工作,需要的学习工具,网课登录的名称等,从学习的新规范做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不得随意缺席、迟到、早退,遇事需提前请假等,同时在每节课前有选择性的进行点名,保证学生的基本出勤率。课后再通过一些工具的帮助仔细核对学生登录和在线的时间,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私信了解情况,主动关爱学生,多鼓励少批评,遇到自控力差的网课学困生还可以借助班主任的力量进行联合教育,让学生渐渐养成主动参与网课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中也需要通过开展与学生连麦、讨论、抢答等形式多样的互动环节,随时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做到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掌控全局。在作业反馈环节,更需要与学生进行点对点沟通,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必须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坚决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掉队。
    总之,线上授课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还是一个新的事物,作为一名信息科技教师,也正好借此特殊时期,将压力变为提升自己教学改革的动力,不断地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改善教学的方式,即使今后疫情过去,恢复线下教学,也要继续保持网课中好的经验和方法,做到线上线下的无缝融合,让真正的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
    (撰稿:信息科技教研组长曹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