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书四顾心茫茫,静坐长叹思去从—浅谈中学语文教育之出路

    
    著名语言学家兼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强调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也说:“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语文教育本应是师生都要着重关注的对象。可是当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大多数中学的语文课课时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语文课似乎是可听可不听的课程,除了课表上安排的语文课,在自习课或者假期里学生对语文几乎是不闻不问,一提到写作文,学生更是叫苦连天。学生更愿意将他们的时间放到数理化生等科目上。曾经听过一番戏谑之言:“上辈子杀猪,这辈子做老师,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话虽粗糙,却也算是道出了语文老师的辛酸苦楚。语文看似是主科,长期以来却都被理化生等科目边缘化。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作文,几乎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且学生一面对作文就叫苦连天,老师面对学生的作文时也同样叫苦连天,披沙拣金实属不易,每一篇作文都需要老师花费很多的精力,加上如今的高中多为大班教学制,每个班级动辄六七十人,全面批改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等到批改完,学生对之前的作文的印象多半已经淡化了,讲析也难以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因此作文似乎成为了一项学生愁写,老师愁看的苦事,往往是费心费力却成效甚微。

    回想走上工作岗位这几年,我常常会产生误人子弟的歉疚感。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对课文以及教学流程不甚熟悉,所以常常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备课,却只是将思路局限在各种教辅教参中,很难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构想。上课如同完成一项任务,讲满了四十五分钟就算是功德圆满了。但是这种应付式的教学却越来越让我感觉不到成就感,更谈不上幸福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呢?我想首先应该要转变自己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识,若能把教书当做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任务,那么即便为了工作花费再多的心力,也应该是甘之如饴的吧。虽然如今我还没能达到甘之如饴的境界,但每一次为了备好课四处搜集资料,查询知识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含义;每一次通过课堂与学生交流时迸溅出来的灵感火花,我才真正意识到教学生成中学生的主体性;每一声路上偶遇时亲昵的“老师好”,每一份带着沉甸甸的祝福的小小节日礼物,总会让我获得满满的前行动力,或许我难以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可只要有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有一份发自心底的认可,我就能攒足奋斗的能量勇敢前行。将工作的心态由应付转变为享受,这是成为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的前提。其次收获学生的认可欣赏亲近敬重,应该是大部分老师的幸福源泉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要收获学生的认可,得从专业知识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入手,在这里姑且不谈师德的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能用专业知识“虏获”学生芳心的语文老师呢?虽则教学经验尚浅,我也想谈谈自己在教学中体会到的一点点浅见。
 
    首先我认为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应该多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让语文在生活中活起来,动起来。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语文不应该是一门与生活隔离的学问,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使用的对象。而如今的语文教育更多的时候关注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硬生生地隔离开。语文自然可以“阳春白雪”,是陶冶心性培养独特审美意识的一门“高深”学科,可他也同样可以“下里巴人”,是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或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一门“通俗”学科。现代中国社会功利化的趋势导致重视精神建设的文科类学科不被重视,而语文恰恰又是偏文科的一门学科,自然而然也受到了这股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以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忽略语文的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关注语文的实用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语文并不是“百无一用”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并不意味着要削减语文的人文性,恰恰相反,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体会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与诱因,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终极目的。比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提到很多修辞手法,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引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举例分析,然后笼统地概括某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另辟蹊径,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去关注修辞的话,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经典的广告语和歌词中其实常常会运用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周华健的《风雨无阻》中,有这么一句歌词:“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运用了词语的超常规组合,化无形为有形,将抽象的“千辛万苦”描写成可以“提”的物品,同时又注重炼字,用一“提”字,而不用“背”、“拖”等动词,更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对待人生磨难时的“举重若轻”,超脱达观的精神,同时用一“换”字表现“付出方能有收获”之主题。再如信乐团《海阔天空》中写到“日落是沉潜,日出是成熟”,将生活中的困境与希望分别比作日落和日出,暗示我们应该正视人生路上的磨难,将困境当做沉淀积累的时机,黑暗终将被黎明取代,光明与希望终会到来。另外一些经典的广告语中也广泛地运用了修辞,比如“美的,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第一个“美的”是品牌名称,暗含“以美为目的”之意,“的”可理解为名词“目的”,第二个“美的”是一个“的”字短语,只取“美”字的含义,“的”是无实在意义的助词,运用了一语双关,让人过耳难忘,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歌曲和广告词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对象,所以如果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用一些实例,让学生将眼光从课内延伸投射到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类两种主要的学习积累方式,前者注重理论知识,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引导而吸收内化,后者侧重社会实践,是从亲自经历的过程中自我汲取经验。如果说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是试图通过“行万里路”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的话,那么语文老师还应该具备将学生从课外拉回课内的能力,如今的教学改革中强调老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甚至不讲,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吸收知识,可是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有限,如果老师一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极有可能导致“思而不学则殆”的严重后果,所以语文老师得学会说,在学生陷入思考的误区时,用精准的语言将学生从泥沼中拉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句话用到语文教学上来也可以这样理解:学生对于宇宙人生,应该入乎其内,更应该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才能切身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可如果仅仅停留在感受魅力的层面上是不够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所以还得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一些系统的鉴赏美的方法。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窃以为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听读来促说写,“听”不仅是听老师的讲授,也是听同学的表述,在与老师和同学的语言交流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并用精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读”不只是口头上的朗读,更是反复的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并学会将自己从课文中获取的审美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表达中。“听”“读”重在吸收外在的知识经验,“说”“写”侧重表达内在的感悟心得。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文中除了描写五幅秋景图之外,还提到过故都的哪些秋天美景?为何不对这些美景进行详细的描写?”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文中第三段中提到的“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对接下来的问题就得进行适当的思索,既然作者如此怀念这些美景,为什么在主体部分又偏偏不写它们呢?利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感情基调去思考选材的方法,故都的秋可写的景色自然是很多的,可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出的是自己内心的“清,静,悲凉”之感,而最为怀念的这些美景却不太适合来表达这些情感,所以他在选取材料时有的放矢,紧紧围绕情感基调去搜集材料,让文章显得不蔓不枝。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在写作时如何去选取材料,学以致用。再如《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写到荆轲说服樊於期献头颅为见面礼时,用“将奈何”,“何如”,“将军岂有意乎”这三个问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荆轲的语言艺术,他先是以樊於期一家的不幸遭遇激起樊於期对秦王的痛恨之情,动之以情,在樊於期表现出对秦王的深切恨意之后,又适时地表示自己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既可以报仇,也可以报恩,晓之以理,进一步激发樊於期对计策的兴趣,最后在樊於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计策时,他才缓缓道出本来很难让人接受的自刎献头的计策,告之以策。三个问句看似谦和,是在和樊於期商量,其实是在层层深入,“引诱”樊於期进入他的“圈套”,最终“心甘情愿”地献出头颅。这一段文字看似与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关联不大,其实是预先为我们展示了荆轲足智多谋,能说会道,城府极深的性格特点。这不仅告诉我们在写作中如何使人物形象更丰富饱满,也启发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说服他人,掌握一些说话的艺术技巧。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对语文教学的研究讨论应该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话题。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语文老师,我只愿自己能从看似重复的语文教学中找到一点点乐趣,觅取一些些成就感,不做原地踏步的老油条,成为历久弥香的陈年酒酿。如此,足矣。
    王黎芳
    2011年参加工作,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多年,现担任初一语文教师。热爱文字,曾在县语文教师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二等奖;热爱生活,热衷于发现、收藏生活中细碎的美,试图以不怀诱惑的深情和不抱敌意的坚决,于天地间觅一方独立的心灵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