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
那天骏淋坐我的车回家,无聊的他忽然问我:
“徐老师,如果世界只剩下一天,你会去哪里?”
“当然是去我妈妈那里呀!”——冲口而出!没有丝毫的迟疑,没有一丁点的犹豫。我甚至没有想到至爱的女儿......
如果世界只剩下最后一天,我想回到生命的起点——妈妈,我会伏在您腿上,静静地,不说话。
那年,母亲失语了。
无端端地,在一个醒后的早晨。她用手指着自己的喉咙,使劲地、啊啊哦哦地比划着,焦急又惊恐。我这才知道母亲说不出话来了。
母亲失语了,看了各地医生,吃了各种药,都不起作用。慢慢地,全家人都接受了母亲失语的事实。
家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寂静。听不见母亲的声音,我非常害怕!
母亲更忙了。很多事,当她绞尽脑汁地给我们比划明白时,已经浪费了很长时间,她索性亲自动手,反而更快一些。每当这个时候,我急忙抢着去做。衣服堆满床上了,她不再骂我没有及时整理,她用手指了一下,我立刻就去叠。她掏出煤渣,尘土还在飞扬时,我不再躲避,立刻就去倒掉......听不见母亲的声音,那种害怕,记忆是如此清晰呀!父亲做事情总是比较粗糙,菜炒老了袜子丢了盐当糖下了锅......凡此种种,母亲往日要骂上半天的祸端,今时今日,母亲没有只言片语,真正地“哑口无言”了。顺手能做的事,她不再假手他人。做成了的事,她不再挑剔。已经酿成的错,她不再追究。
但是,我相信母亲是痛苦的,她从来都没有笑过。与自己家里人打交道尚且勉勉强强,与外人打交道就产生了很大的麻烦,别人根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于是,母亲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
“我教你写字吧。”四年级的我对母亲说,“以后你想说什么就可以写出来。”
母亲使劲地点头,欣喜地笑了,这是她失语之后第一次笑,眼里全是泪花。母亲是长女,脚下有六个弟弟妹妹,在她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家庭,读书是不可能的事。没有读书的遗憾她总是挂在嘴边。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会说:“要是我读了书就不会是这样!”一旦跟父亲吵架,她也总爱说:“要是我读了书就不会嫁给你!”一旦我犯了错,她就质问我:“书都白读了吗?”在她的思想里但凡不幸都与没读书有关。
每天晚上,我写作业的时候,母亲就坐在我的对面。我一边写作业,一边教母亲写字。记得第一次教母亲写的三个字便是:钟玉英,我告诉母亲这是她的名字。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鲜少见的腼腆。小小年纪的我,并不知道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道理,只是想着教母亲借笔说话。母亲也不知道个所以然,我教什么就学什么,对于她而言没有难易之分,一切都是新鲜的,都是最好的。
教母亲写字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母亲的手真硬哪!骨头是硬的,连皮都是硬邦邦的,跟老树皮一样粗糙。母亲的手除了硬还比我大很多,我根本抓不住。母亲一定很想有一双专职写字的手吧?那样的手一定是白嫩修长的。我的鼻子酸酸的。
妈妈,这是横,从左到右,平平地过。这是竖,从上到下,一定要写直。
一如母亲教我牙牙学语:“妈—妈~”、“妈—妈~”......
一遍一遍,您的笔语,我的声音。
夜深人静,母亲站在窗前借着月光写字的身影,一直鲜活。那段时间,我一觉醒来,就能看见母亲站在窗边写字。祖屋的窗台只有五厘米宽,她的手肘无处安放,随着书写晃动。蚊子咬了,她用左脚去蹭右脚。不时地,她伸出手拂拭额头,顺便把掉下来的短发夹在耳朵后面。立夏已过,母亲那件浅绿色的睡衣,被汗水紧紧地贴在瘦骨嶙峋的背上。
能写字了,母亲一定很兴奋吧?这么晚都没有停下来。月光啊,窗台啊,也是很兴奋的吧?默默地陪伴着她。
窗外,霁月清风。我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就很美好。
母亲也需要用到笔和本子了。我们家没有多余的钱买这些东西。母亲只好用我写过的本子,她用背面写字。于是,我每次写作业的时候,都把本子小心地摆好,不弄皱边边角角,就连草稿本,我也工工整地做着草稿,不乱涂乱画。
我多么想让母亲越来越有模样的字出现在雪白的纸上呀!于是,我从不废弃一页纸,节省着用,偶尔也能省下干净的本子给母亲。每每这个时候,母亲格外惊喜,每写一个字都小心翼翼。
母亲失语没多久,我迎来了五年级的开学。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餐,母亲总是以她的方式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那天清晨,按惯例,母亲去菜园里摘了葱、蒜、芹、荞这四种菜,给我做早餐。她夹起葱放在我碗里,说:
“啊嗡嘤。”
声音刚落,眼泪飞流,她忘记自己不会说话的事实了!她就那样看着我,眼泪一个劲地流。齐眉的留海,齐耳的短发,长长的泪痕,深远的目光......
我哽咽着替她说:
“要聪明。”
母亲使劲地点头,又点头。接着她把每一样精心准备的菜依次夹到我碗里,每夹一个菜我就替她说一句话:
“要算对。”
“要勤劳。”
“要开窍。”
没有读过书的母亲,借菜的谐音表达她的期望。那是她最质朴、最美好、最至理的语言。如此简单的句子,她都不会说了!我的泪水簌簌地流下来......
妈妈,我还能听见您说话吗?哪怕是骂我也好。
开学的时候母亲很有仪式感,期末的时候母亲也很有仪式感。
记得我上一年级那年,期末考的前夕,母亲东请西请,几乎请来了所有高年级的叔姑哥姐,在我家的大厅里,把我团团围坐起来。胆小瘦弱又内向的我,被这么多人“围攻”,惊恐万分,手脚冰凉,嘴唇又冰又麻。母亲央着他们一人出一道题来考我。被请来的人和我一样,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有的甚至和我一样紧张!他们从左到右,依次出题考我,有的人考数学有的人考语文。我答题的时候,母亲站在角落里,那里灯火昏沉。她屏息凝视的目光,无尽的忧虑,战战兢兢地落在我脸上。上一个人说答对了,母亲就笑一下,马上又不敢笑了,下一个人说答对了,母亲笑一下,又立刻敛住。
在我全答对的情况下,母亲又担忧地说:
“你们觉得她明天能考多少分?”我一听这话,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惊喜的是,每个人的评分都挺高的,母亲愣是不罢休,一个劲地说:
“保底能考多少分?”
一个姑姑实在经不起母亲的磨,说保底能考七十分。母亲这才作罢,兴奋地说:
“及格就好!及格就好!”她边说边忙不迭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花生呀、瓜子呀、鸡蛋呀、桃呀、李呀,热情地招呼他们吃。
在母亲的心里,学习是一件何等庄重的事呀!没有读书的遗憾像梦里呜咽的小河,映出母亲伫立窗前挣扎的样子。她把上学的渴望投射在女儿的身上,把每一个开学与期末的日子渲染得刻骨铭心。
......
想起这些往事,泪眼模糊,我减缓了车速。所有坐过我车的人,都说我开车平稳。因为我手握方向盘之初,想最多的就是母亲。要怎么样开车母亲才不会晕?要怎么样开车母亲才不会紧张?这是我唯一的念头,尽管她一年中坐我车的机会少之又少!母亲生活在千里之外的故乡,那里有青砖黛瓦,翠竹山花。
妈妈,如果世界只剩下最后一天,我会回到生命开始的地方,陪着您,别害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