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盐城市中考作文《长学问了》解析
响水县教师发展中心郑冬前
【中考真题】
今天上午,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据现场考生回忆,作文题为《长学问了》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题解读】
题目由“长”“学问”和“了”三个词组成。“长”有生长、成长、增加、排行第一的、辈分高或年纪大、领导人、负责人等意思。在本题中应取“增加”之意。学问有学习和询问、知识、道理、水平等意思。在本题中应取“知识、道理、水平”之意。文题中“了”是助词,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变化。文题中,最难的一个词也许就是“学问”,但我们初中阶段九年级上学期学过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学问”一词应该不影响学生思维。文题极口语化,所有考生均能读懂。
生活中,长学问的事物无处不在,看过的书、说过的话、写过的文章、做过的事、交往的朋友、研究的兴趣点等等让这一题目的取材范围极为广泛,考生只要将生活稍一回顾,成长话题即被打开,写作的欲望就会立即被激发。本题不愧为初三学生最后一节高质量的语文课的亮点所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长学问了”这道作文题目,会将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成长趣事端上试卷,化成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那么,如何写出一篇让阅卷者觉得“长学问了”的好作文呢?
一是选择恰当的写作对象。本题宜写成记叙文,许多考生可能会不约而同地去写件增加知识的事,比如一次令人难忘的阅读,一堂非常有趣的课,一场别具一格的旅行、一次助人为乐的行动……同学们在选写作对象时,还可以写浏览到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做一件富有纪念意义的事、结识一个知识渊博的朋友等等,视野一定要开阔,眼光要放到生活中每个角落,挖掘平凡世界中的成长故事,可能更受阅卷者的青睐。
二是表达向上的写作主题。初中生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长知识、长才干、长学问的关键时期,在成长过程中,触及心灵的人、事、物,成长路上的路标、指引方向的指示牌、求知路上的航灯……这些都可以作为本文的主题。
三是关注真实的情感体验。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部分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于是“成长与自我”“社会与生活”“回忆与捡拾”“情感与体验”等成长话题表达的真情实感能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1
长学问了
响水县向阳中学程郁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人生很长,我们须在行走中慢慢长大,慢慢成熟。
我是一个特别爱好旅行的人,很喜欢在异地他乡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了解奇闻异事,体味风土人情。这些年,塞北江南,东疆西域,一直在行走中,沉醉而不能自拔。
去年暑假的旅程最是特别,我给它取名“大海爱上了草原”,(行程包括北戴河——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乌兰巴统大草原)光看这个名字,我想大家是不是已经心生向往。到旅行的第一站——闻名遐迩的海边城市北戴河时,天色已渐晚,夕阳柔柔地悬在西边的天空,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在车上时大家都已恹恹欲睡,可一下了车,都顾不上旅途的劳顿,满血复活的奔向热情的大海。
我也算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海边人,但是一眼看到碧波无垠的大海,干净整洁的软软的沙滩,光滑湿漉漉的黄岩石时,还是忍不住发出慨叹,好美啊!此大海真的非家乡的“黄”海所能相比。在海边流连嬉戏,追逐打闹,忘却了时间已近晚上九点,这时才感觉到饥肠辘辘。上岸寻找吃饭的地方,其实根本不要寻找,沿海边的大道旁一家挨一家的各种饭店琳琅满目,几乎每一家都主营着这里的海鲜特产,饭店门口的广告牌上无一例外的印着各种海鲜大餐的图片,仔细看看价格,当然也是出奇的不菲。我们边溜达边寻找合适的饭店,这时,一个小小的并不起眼的小饭店出现在我的眼帘。说它不起眼,一是因为它的位置,它不在门面上,而是在一个小巷子里,离路口最少得有一百米左右;第二个原因就是它的装修风格,严格来说其实是没怎么装修,就是普通的两小间房子,中间打通了,里面摆上不下于30种各式各样的海产品,你要说它没装修吧,似乎也不准确,因为那个墙壁上似乎涂了一层像好多年前泥巴混合草料的东西,一眼看去就像以前那些屹立在海边的渔家的茅草屋,门牌上闪烁着“老张渔屋”几个黄色的小字,古朴自然,让人一下子恍惚回到了几十年前。
见到有人过来,一个面相慈善,眼角带笑的妇人迎了上来,问候的同时递上一只竹萝,笑着说,你们可以自己点菜,也可以自己挑选海鲜,想吃啥,就选啥,我们可以给你们免费加工。什么?她似乎看出了我们的不解,笑着解释,你们人少,可以多选择几种海鲜,分量不要多,但可以种类更丰富些。我们这个店就是给人少的顾客准备的,而道路边上的大型海鲜饭店,一个套餐就是大大几百,客人少的话,不仅费了钱,还吃不了浪费。我们欣喜地拿着竹萝一下子选了十来种海产品,妇人一直微笑地跟着我们,一一向我们介绍这些海产品怎么烧更好吃,然后还不时地提醒我们,差不多够了,不够的话再过来挑。等我们挑好了,从里屋走出一个黝黑的汉子,头发有点花白,腰杆倒是挺拔的很,他接过竹萝,就往里面的厨房走去。我们笑着说,老板不要称一下吗?因为旅游城市宰客的新闻屡见不鲜,我们选的东西虽然重量都不沉,但是多少钱我们没数。那个汉子憨憨地朝我们笑了笑,说放心吃啊。一会儿厨房里烹煎炒炸,香气四溢,片刻功夫,几盘色香味俱全的海鲜盛宴摆在我们的桌上,此时哪还管被不被宰,先吃再说。
很快,酒足饭饱,我走过去结账,老板说应该一百六十五,就收你们1百五吧。啊,这么少,不放心,又问了一遍,果真是只有一百五哎!付过账,我们又和老板夫妇闲聊了一会,原来夫妇二人都已退休,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安家,他们不习惯北京的干燥和尘土,又回到了他们生活一辈子的地方。闲着没事,就开着这么个小小的饭店,打发时光。有外地的顾客找过来,就精心地为他们烹制佳肴,不为别的,就只为走过北戴河的游人都能对北戴河留下好感。他们知道我们的下一站是去草原,笑呵呵地说,好咧,草原风景也好呢!
离开了北戴河,我们在草原的行程也玩得特别开心,不过每次在大大小小的饭店用餐的时候,脑海里总拂不去那对和蔼敦厚的夫妇,他们的待客之道,他们的经营方式真是让我们长了学问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