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枯竭的水源

  永不枯竭的水源
 
  钟晓
 
  心态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大的感悟和收获。
 
  转眼间,来二中工作已经一个多学期了,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从这一个月来的工作实践中,我收获颇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其实刚进二中的时候我还不能很好的转换我的角色,我还依然沉浸在我是大学生的印象里,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的熟悉业务,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这使我受益匪浅。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来源,能够“立竿见影”的课堂给我参照,我能够模仿他上课。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非常顺利,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知识点的梳理、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上课的感觉是那样轻松。但是这样做的弊端开始渐渐显露,我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了无生气,每当我提问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闷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我又开始反思了,为什么一样的讲解,一样的知识,我和老教师的效果却是天差地别呢?
 
  我仔细的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会准备好多套解决的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说到底还是我没有把教材研究透彻,把知识融会贯通。通过比对,我终于明白,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一味的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的规律,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课堂风格。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时间。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