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创作之魅力扬几何图形之风采
——六年级“线上”立体图形创意手工制作活动
福安实小龙江校区兰增生
活动背景: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加之以前曾经学过的《圆》、《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已经系统地了解了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形体的形状特征,掌握了相关形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度的数学思维需要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因此,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苏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后面,会安排“探索与实践”版块,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六年级老师如果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践内容,在“停课不停学”期间,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有关知识,进行线上立体图形手工制作活动,不但能发现、收获生活中的真善美,增强抗疫信心,而且能融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知识于一炉,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用卡纸等材料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能根据实际需要裁剪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
2.在手工制作中体会立体图形中“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发挥想象,把平面或立体图形组合成一个完美的图案,或利用几何图形创造一个立体场景等等。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感受立体图形的魅力,用双手创造生活中的美。
三、材料准备:
各色卡纸、废旧饮料瓶、剪刀、圆规、铅笔、双面胶、透明胶等。
四、活动流程:
1.观看“六年级立体图形创意手工制作”视频。
2.观看视频后,先在头脑中构思设计方案,然后动手制作立体图形手工作品。
3.家长拍摄孩子制作手工作品的照片,上传微信居家学习平台,让老师了解学生手工作品制作的实时动态。
孩子们巧妙地利用卡纸和各种废旧材料,富有诗意的双手正挥动着小剪刀,拨弄着心弦,专心致志地裁剪着、拼接着、凝思着……他们或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根据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制作出长方体模型;或根据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认真计算出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再进行裁剪、拼接;或测量锥体的高、直径,计算圆锥的底面周长,再用圆规画扇形,然后卷成一个圆锥;或根据圆柱底面圆直径计算圆柱的底面周长,再裁剪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在制作过程中既要动手操作,又要动脑计算、思考,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尽情地在立体图形的天空中翱翔。
五、作品展示:
教师通过微信居家学习平台,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全体学生在线欣赏,陶冶情操,感受立体图形之美丽,享受劳动果实之甘甜。
孩子们创造出栩栩如生、别具一格的手工作品:有抗击疫情的“方舱医院”、有巍峨矗立的“古代城堡”、有风景秀丽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些精美的手工作品融知识性、创造性、趣味性于一炉,散发着浓郁的数学气息,蕴含着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预示着疫情即将过去,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经悄悄来临……让全体学生陶醉在数学立体图形的美感之中!
六、活动结语:
“线上”立体图形创意手工制作活动让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它既丰富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内涵,也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中安排的“探索与实践”版块的内容更具生命的活力,让教材真正焕发出探索与实践的光彩!纵观整个手工制作过程,学生易于操作,乐于创作,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这样的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数学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巩固了新知,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