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自己的故事‖你还在抱怨吗?

  一个好的故事值得被流传,一个好的观点也应该被分享。每一个平凡的我们或许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或者有一些闪烁着光芒的想法,而这些又或许会不经意间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指引和力量。
 
  我们希望在这个平台分享每一个不平凡的故事,憧憬着在这些故事当中结出正能量的种子,撒播到更多的角落。
 
  来吧,【讲好自己的故事】,你来讲我们来听,分享感动,结伴同行。
 
  你还抱怨吗
 
  城市沉重地呼吸着,无人的街道使城市多了些许冷清,空气中多了一抹凝重,只有那无人机盘旋在城市上空,像个大人一样喊着路上几个行人快点回家。此时,口罩已意外地成为了一种“流行”装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场“战疫”。
 
  2020年伊始,疫情的突袭,让我们“措手不及”,本来应该频繁听到亲朋好友口中的“新年快乐”,却变成了村长的广播宣传语“勤洗手、戴口罩、少串门”。站在阳光里,再看此疫,又多了些思考。看己之颓废不已,望他之奋战不止,吾却怨,甚是惭愧!惭愧!
 
  由于“新冠肺炎”这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疫,我们没有去上学,我们没有去上班,我们没有出去游玩,我们与心心念念的旧友没有碰面,我们没有……却只能待在家里,抱着一只“无底洞”手机,拖着一个“年轻”的身躯,携着一个“苍老”的灵魂,过着一个没有“年味”的春节,过着一个“加时”的寒假。接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启动了。肚子每天“咕噜噜”地宣战,于是,我们“绞尽脑汁”地做出一些东西来填补它,让其停止呼叫,却“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厨艺练就到了“五星级饭店大厨”级别;脑子整天嗡嗡作响,不听使唤,但好像熬夜能帮我们“治一治”大脑的这种行为,于是,我们熬夜了;心里总感觉那么空落,原本的计划被一波又一波的网上信息挤破,于是,我们整天吃吃睡睡、煲剧、玩游戏,为的是让心里有点“着落”。可是,我们终究还是颓废不已。
 
  这一年才刚开始,好像全世界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要懂得努力。或许是第一次这么想离开被窝去上学、去上班,想学习新知识、想赚钱。可是,事与愿违啊。
 
  诚然,在我们看来,这场战疫夺走了我们原本的生活,夺走了我们的春天、我们的快乐。但,对他们来说,这场战疫,夺走了他们的一年中唯存的长假休息时间,夺走了他们的亲人,甚至他们的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前疫情下,在我们国家已得到有效控制,而全国上下14亿人悬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下来了。这一切,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务人员、人民警察等他们功不可没。在大难当前,用身躯挡在危险的最前面。有的人说,难道他们百毒不侵?不,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肉体凡胎,也会生病的,稍不小心还会被病毒感染,甚至失去生命,他们也只有一个宝贵的生命啊。那是勇者无惧吗?不,他们也有家人朋友,有的已为人父母,有的还是家中独子,他们也会有放心不下的东西。只是,国难当前,他们要力所能及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与国家共渡难关。他们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民,在用他们的无畏和坚韧坚守着岗位。
 
  不要问为什么,风雨里的出发是最好的回答;不要问为什么,荆棘里的背影是最好的回答;不要问为什么,国难当前的挺身而出是最好的回答。八十三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再次为国出征,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一线,高铁上孤独的背影,手中紧握的资料,沉陷的思考,那是他在对疫情之下的祖国的担忧;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行走不便,为处理医院上上下下事务,却还是坚持每天奔走;医院的女性医务人员为了工作方便,果断决然剪去自己心爱的长发……近日,湖北14名疫情防控一线牺牲人员被评定为首批烈士,“烈士”是党和国家授予为国家、社会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公民的最高荣誉性称号。我们向他们致敬,谢谢你们,最美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奋战一线,用行动保护着身后的人,是你们的回答。
 
  相信你看到医务人员的背影,脸上的勒痕,起雾了的护目镜,你定会心疼他们、敬佩他们。也想对他们说,即使看不到你们的脸,也没关系,虽然我们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为了谁。
 
  他们风雨里的出发、荆棘里的背影、国难当前的挺身而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相比之下,自身的疫情期间被迫在家的无奈和苦处,并不算什么,只是被我们放大了,我们不该这样抱怨的。
 
  愿国泰民安就是车水马龙、人生鼎沸。疫情还未结束,我们还未开学,但网上教学还在继续。一切还未能回归原位,我们原本的生活方式还未能打开,但我们换了另一种方式将生活继续,这一切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变好的。我不会抱怨,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在努力驱散面前的这场大雾,让我们再次看到人来人往的街道。那个时候,我们会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