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给小学生的节气第5课

  今日清明
 
  小朋友们,四月好!2020年4月4日,庚子鼠年三月十二,上午10时39分,我们迎来了今年五个节气“清明”。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我们来回顾一下,大自然从“立春”的春意萌发,到迎来“雨水”的滋润,“惊蛰”地气回升,蛰虫始出,进入到昼夜平分之“春分”,到达“清洁而明净”的清明,不多不少正好两个月(2月4日—4月4日),我们跟随着春天的脚步一路往前,一路气象万千。
 
  还记得吗?上节课我们说到,过了春分,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北移,昼渐长夜渐短。我查了查天气,今日苏州日出时间为凌晨5:42,日落时间是18:19分。你看,才半个月,白天就明显变长了,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
 
  01
 
  清明是节气节日
 
  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除了物候与时令外,节俗更加丰富。
 
  我常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什么其他三节都是农历节,而清明却是阳历节呢?这主要是因为清明的双节(节气节日)特点。二十四节气虽然与农耕关系密切,但它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决定的,与阳历吻合。清明既是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如果以农历来确定,会怎么样呢?我们来列一张表,看2020年前后三年的清明节气时间。
 
  公元
 
  清明节气时间
 
  阳历
 
  农历(阴历)
 
  2017年
 
  4月4日
 
  丁酉鸡年三月初八
 
  2018年
 
  4月5日
 
  戊戌狗年二月二十
 
  2019年
 
  4月5日
 
  己亥猪年三月初一
 
  2020年
 
  4月4日
 
  庚子鼠年三月十二
 
  2021年
 
  4月4日
 
  辛丑牛年二月廿三
 
  2022年
 
  4月5日
 
  壬寅虎年三月初五
 
  2023年
 
  4月5日
 
  癸卯兔年闰二月十五
 
  你看,对比下来就会发现,阳历只相差一两天,农历误差就大了,最大的相差近一个月,要通过设置闰月来平衡时间差。
 
  清明介于仲春和暮春之交,尽管此时气清景明,百虫苏醒,百鸟啼鸣,田野烂漫,万物皆显……但是,有些人,却再也没有回来。人类知道逝者不复的真理,于是在这个万物复生的时节去哀悼逝去的生命,让清明自古就带上悲情的色彩。
 
  今年的清明,更要寄托一份深深的缅怀。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已逝的平凡而伟大的生命。为了表达人们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同胞们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于2020年清明为全国哀悼日。让我们一起祈福: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从此山河无恙,家国平安。
 
  02
 
  清明时节雨纷纷吗
 
  说到清明诗,孩子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杜牧的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了。这首诗是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所作,彼时正逢清明雨。确实,清明时节,降雨增多,南方常春雨绵绵,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百草树木也开始抽枝生绿。当然,“清明时节雨纷纷”并不代表清明当天一定会下雨。不过,从清明至谷雨的十五天都是清明节气,这样算起来,下雨的概率就很大了。
 
  今年清明的前几日,江南地区阴雨不断,应了这句诗。在清冷的细雨中,窗外的海棠花已完成所有的绽放,与我们告别,有一点点惋惜。不过,自然总能给予我们惊喜和希望,春花逝去,她把香甜留给了果实。夏天一步步近了,下一个春天并不遥远。
 
  “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老祖宗的谚语是有道理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怎能不求雨呢?清明雨对农作物太重要了啦!春耕种植,雨水充沛,又将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呀。
 
  清明的农谚中,带有“雨”字的很多,我们来读几句: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梁打一升。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
 
  03
 
  清明三候里的花鸟彩虹
 
  清明后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清明时节,桐花开放了,田鼠的活动逐渐减少,而鴽(小鹌鹑)开始活跃了。天空中可能会出现雨后的彩虹。
 
  清明三候,有花有鸟有彩虹,如此美好的时节,当然是踏青春游的好时机。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古人也称之为“探春”“寻春”。
 
  汉武帝曾在清明节这天,在曲江边上大宴群臣。待酒足饭饱之后,汉武帝在众臣的簇拥下,在江边赏春。“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唐代大诗人杜甫《清明》诗中描绘了古人清明时节赏花游春的景象。
 
  清明节放假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玄宗便已颁布政令,清明放假四天。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
 
  天气清澈明朗即为清,万物欣欣向荣故为明。既有祭祖扫墓的悲情,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这就是极具特色的节气节日“清明”。
 
  04
 
  诗里诗外的清明
 
  关于清明的诗篇很多,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就有一首与清明相关的名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寒食节,人们不动烟火,吃冷食。据说,是为了纪念忠孝无双、耿直不屈的英灵——介子推。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自唐代以后,逐渐融合为一个节日。民间也有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禁烟节的,甚至还有“寒食清明”的说法。
 
  苏轼的行书代表作《寒食帖》,是诗人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感叹,又称《黄州寒食诗帖》。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今天的清明,人们既沿袭了古人的传统,也在地域文化发展中产生一些新的习俗。清明蛋、清明果、清明菜、清明插柳、清明放纸鸢、清明荡秋千等活动,构成丰富的民间清明文化。
 
  05
 
  日本的清明节
 
  清明(せい‐めい)—4月5日ごろ
 
  桜や草花が咲き始め、すべてに清新さがあふれてくる。
 
  从春分开始,我们已经为小朋友介绍了日本的节气。日本的清明是新历4月5日前后,正是樱花烂漫时。每年的3月15—4月15是日本的樱花节。樱花的花期极短,只有一周左右,因而有樱花七日的说法。
 
  樱花盛开的清明时节,在东南亚过冬的燕子们飞回日本,在屋檐下筑巢,蜜蜂们忙着采蜜了。
 
  人们坐在樱花树下,一边赏花,一边吃着便当。和我们中国的踏青游春习俗是一样的。除了樱花之外,随处可见阿拉伯婆婆纳、紫云英、车前草等花花草草。
 
  此时,也正是日本孩子结束春假,新学年开学的时候,小朋友将会认识很多新老师、新同学。
 
  不同地域,不同国度,文化习俗有不同,但人们在清明时节对自然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寄托永恒不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