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雨:送给小学生的节气第6课

  今日谷雨
 
  小朋友们好!“细雨连绵暮春到,雨生百谷夏将至”,中国天文年历显示,4月19日22时45分,庚子年三月廿七,我们迎来了谷雨节气。雨生百谷,故曰“谷雨”。谷雨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第六,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啦!
 
  谷雨来临,春将尽,夏将至。暮春时节,小朋友是不是既期盼着火热刺激的夏天,又对繁花似锦的春日有些留恋呢。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春天的六个节气吧。二十四节气之首为立春,春木生发,一年四季由此开始。草木生长离不开雨水滋润,立春之后继之雨水。进入阳历三月,雷公打了个喷嚏,惊动了蛰伏的小动物,惊蛰来临。节气时钟到达黄经0°,昼夜等分,即为春分。万物“清洁而明净”,谓之清明。最后,“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南方的小朋友赶紧抓住春天的小尾巴,再多看春天几眼吧。
 
  谷雨说“谷”,谷雨说“雨”
 
  传说,谷雨节气与文字的起源有关。仓颉造字成功后,玉皇大帝给人间降了一场谷子雨以慰劳这一伟大创造。为了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贡献,“谷雨”还被定为联合国中文日。
 
  说到汉字,“谷雨”的“谷”原本不这么写,它是由“榖”简化来的。“榖”表示粮食作物的总称。小学语文统编六年级教材中就提到“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五类。当然,如今我们可以用“五谷”来泛指“百谷”。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带有“雨”字:雨水和谷雨。自古以来,在各种气象要素中,人们最在意降雨。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中讲到,据统计,甲骨文中的占卜和记录,有约75%是预测和记录降雨的。自汉代开始,朝廷便规定各地要“奏报雨泽”。所以,在我们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气候其实就是雨候。
 
  古诗里也不缺少“雨”。我们最熟悉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便是谷雨的风物。“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唐代诗人元稹笔下,谷雨时节山青水绿,鸟儿欢唱。
 
  谷雨三候里的美不胜收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一生一拂一降,动感十足,暮春的景致,独特而盎然。
 
  浮萍喜欢雨水,渐渐生长起来了。嫩绿的叶子漂浮于水面,给春水增添了一份生气。
 
  鸠高声鸣叫,在寻找自己的“爱鸟”,此时它们的羽毛要换季了,就像人类换新衣,自然要梳理示美一番。鸠有很多种类,谷雨节气的物候,人们多认为指的是布谷鸟。清明时节是杨花飘絮的时候,谷雨时节则是布谷鸟急切催促的时候。
 
  桑树长出了新叶,戴胜鸟落在桑树上。有的小朋友可能没见过戴胜,或是见过没有注意。戴胜是一种美丽的鸟,头上戴着漂亮的彩胜。戴胜降于桑,寓意吉祥、蚕业繁盛。
 
  谷雨花信,牡丹、荼蘼和楝花。
 
  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是花卉中唯一一种以节气命名的花。“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两千多年前,牡丹可没有这么金贵,它们就如野草一般,默默生长在山野路边,古人把它们当作柴草,留根做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一诗中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从中可见唐朝暮春谷雨时人们买牡丹花的盛况。今天,要是在路上遇到卖花姑娘,一定要是买几枝牡丹回来的。早上,我看到有老师发来一枝漂亮的牡丹插花。一枝就足够惊艳,,果真不负“百花之王”“国色天香”的美名。
 
  “荼蘼”这两个字有点难读,小朋友可以读一遍:túmí。《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作者引用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诗中的“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句。“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谷雨时,荼蘼艳冠群芳、韶华胜极,但也意味着春将不再,这番繁盛,着实有些虐心啊!
 
  谷雨的其他说说
 
  古人对雨如此关切,我想起了雨天的随身物“伞”。伞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伞的字形演变,伞的制作发展,伞的南北差异,伞的诗歌美文……真是有说不尽的伞呀。谷雨时,你是否想去追溯“一把伞的故事”?打开这把千年伞,一定有发现,不拘一格记下来,可有意思了。
 
  如能泡上一杯谷雨茶,那再好不过了。谷雨茶,也叫“二春茶”,为茶中精品。要是你在江南,再碰上个不错的天气,可以和家人去茶园采新茶。细品一杯新茶,感受一下把春天喝下去的舒畅。
 
  清明时有小朋友说,不太喜欢香椿的味道,谷雨想换个味道。不过,很多地区,谷雨前后的香椿最好吃,所以,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春菜种类众多,总有你喜欢的一款。这样的好时节,错过就太可惜了。
 
  每一个节气,我们都用眼睛、心灵去读大自然这本神奇的书。很巧的是,再过几天就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了。我们在自然阅读中扩大了“读”的意义。小朋友们,读万卷书,读天地自然,才是大写的“读”呀!
 
  今天的谷雨节气课就到这里,我们夏天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