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心态,点亮城市印象

  【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2020年,“新冠病毒”所引发的肺炎影响全国各地。青岛有一个高架路叫“新冠高架路”,和“新冠病毒”重名。
 
  有网友致信青岛市政府信箱,建议更换“新冠高架路”的名字,称“这个名字现在很是不吉利”“每天上下班都需要通行‘新冠’高架路,心里感觉总不得劲”,“建议青岛市将‘新冠’高架路更名为‘武汉’高架路,以表示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信心。”
 
  2月25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发布了对此信件的答复信息:“新冠高架桥”是2011年由市政府命名,命名合法合规,为了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一般不予更改。
 
  面对与疫情同名的高架路,你的态度是什么?你是否建议更名,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投稿到报纸《城市印象》栏目组。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材料分析】
 
  高架路与“新冠病毒”重名。是否需要更改地名?
 
  这是一篇表达观点的文章,不管选择哪一方观点其实都有话可说,也都能符合“城市印象”这个主题。
 
  如果需要更名,原因可以有:
 
  第一,“新冠病毒”肆虐全国,给人民带来了许多苦痛,即使战胜了病毒,这个地名依然会唤醒人们的沉痛记忆。
 
  第二,如果依照网友所说,更名为武汉高架路,可以给武汉加油助威。
 
  第三,更改地名可以为这个城市的印象加分。
 
  如果认为不用更名,原因可以有:
 
  第一,地名合法合规,没有必要更改。
 
  第二,更改地名不利于城市地名的稳定性,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便。
 
  第三,高架路早于“新冠病毒”蔓延,地名本身有它的内涵。
 
  第四,良好的心态建设比更名更重要。
 
  第五,我们抗疫的点滴也值得铭记,灾难过去,这个地名可以提醒我们反思,吸取教训。
 
  【任务分析】
 
  这篇文章的任务比较清晰。面对与疫情同名的高架路,你的态度是什么?你是否建议更名,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投稿到报纸《城市印象》栏目组。可以梳理为——
 
  第一,表达态度,是否建议更名?
 
  第二,阐明原因,为什么?
 
  第三,所写文章要以“城市印象”为主题。也就是说,在表达态度和阐释原因的时候,要结合城市印象来谈。
 
  同时要注意,这篇文章是投稿到报纸,所以一般来说语言风格应该理性客观,文质兼美。
 
  【学生佳作】
 
  摆正心态,点亮城市印象
 
  南雅中学K1706陈娅萁
 
  近日,青岛一高架路与“新冠病毒”重名,引起了一众忧虑,有网友致信市长,建议更换“新冠高架路”的名字,以祛除不吉利,还有人建议更名为“武汉高架路”,以表示武汉必胜的信心。
 
  诚然,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苦痛,给城市印象蒙上了一层灰色,即使疫情过去,依然像一块沉重的大石驻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些含带有“新冠”的字眼很容易唤醒我们沉痛的回忆。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汲取教训的契机呢?人民英雄纪念碑让我们不忘历史,“新冠”也会让我们时刻铭记吃野味的后果以及及时防控的重要性。多年后当我们再次踏上这座高架路,疫情已去,也可以再回想起此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热血,感慨生命的分量,感慨感慨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团结,而不只有病毒的可怕。“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的信念也伴随着这个名字而来,燃起人们心中的希望,这何尝不是为城市增添的一抹亮色?
 
  何况,地名不只是符号,它也是城市的一段历史,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名不能轻率。想当年,为了突出旅游资源,徽州更名为黄山,自此,“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不复存在,使它少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伴随着徽州的那一段记忆在眼前的这个城市里也显得格格不入了。再者,改地名,人们的身份证、户口本等都要变动,导航、快递都将受其影响,牵动着人们的生活,岂能儿戏?
 
  若要点亮城市印象,更名实属不必,摆正心态却大有必要。如果说名字是一个地区的名片,良好的精神风貌则是使整个城市活起来的妙剂良方。市民良好的精神状态就宛如一股新鲜的血液,使城市印象焕然一新。新冠高架路,在2011年就已命名,单字解释,“新”与旧相对,有“更好的”意思,“冠”有“超出众人,居第一位”的意思,这两个本身美好的意蕴,人们若能时刻关注到,而不是以猜忌的眼光扰乱了心智,更能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力。有网友就评论道:“走在新冠高架路上,也可以说是把病毒踩在脚下。”稍稍转变一下思想,坏的事物悄然转化为了好的事物,城市的生命力瞬间被激活。
 
  毕竟,生活中好与坏相生,坏的意蕴不可能永远避之,杯弓蛇影的心态极易引发恐慌,对“新冠”二字唯恐避之不及就是这样的心理在作祟。如若改名生效,开一先河,举国上下各地地名将会被申讨,众人趋之若鹜,这何尝不是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文字狱,遥想起当年“‘一把心肠论浊清’,把浊放在清前面,居心叵测,斩”的荒谬,这又何尝不是给已经耗尽心力应对疫情的国家再添一乱?城市风貌也将因此以一种乱象丛生的形式呈现。
 
  市民能悦纳不完美,是一种包容,是烙进城市骨髓里的自信力,是岂能以一言一行、一猜一忌就随手抛下它的乳名的底气。精神的内核,又岂是“名字”这副皮囊能与之相较左右的?摆正心态,是为城市印象抹上的最绚烂的一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