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存我心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两幅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图一《进化:我们的生存工具》
  图二《进化:我们的书写工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工具和书写工具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信息社会,人类生存的工具已经发展为鼠标,而人们的书写也不再需要笔。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解析
 
  图一:从猿猴手上的香蕉到现在人们手中的鼠标,展示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进程。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很多人的工作都离不开网络,这是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当前疫情情况下,许多行业在家办公,鼠标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存工具”,网络的发达解决了现实社会中的很多困难。这是信息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
 
  图二:从原始社会人们用石头书写,到逐渐发明了书写工具——笔,人们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书写功能,形成了成熟的文字。而最后一个细节也值得注意,手机成为了书写工具,意味着人们的书写渐渐不再依赖于笔。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缺憾。
 
  结合图片下方的文字,再辩证看待两幅漫画,我们可以思考: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图一),与此同时,人们的书写方式也发生变化(图二)。
 
  在审题时,一定要具有包容性思维。什么是包容性思维?就是把不同的观点放在兼容并包的空间里进行思考辨析,形成一种“集大成”式的思维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完成几个思考步骤:
 
  第一,辨别差异点。
 
  图一展现的是生存工具的进化;
 
  图二展现的是书写工具的进化。
 
  第二,发现合理点。
 
  图一的合理性在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相当程度的工作都要求人们会操作电脑,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这是时代的进步;
 
  图二的合理性在于,随着时代的进步,书写工具也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键盘成为很多人主要的书写工具。
 
  第三,找准通融点。
 
  通——科技技术提高效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书写方式的选择。
 
  融——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也不能忽视传统书写能力。
 
  第四,选好侧重点。
 
  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要有侧重,不能简单平分中庸。侧重点可以考虑最有显示针对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既可以先让步说理,肯定对面的合理性,再引出自己要强调的内容;
 
  也可以先论述自己要强调的内容,再对面落笔,体现辩证思想。
 
  时代的更迭,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使人类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书写方式的变化。网络时代下,很多人逐渐遗弃了笔这一书写工具,而是过度依赖手机、电脑。
 
  这是什么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活逐渐信息化、高效化、规范化、便捷化。
 
  会产生什么问题?
 
  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但过度信息化,忽视传统书写工具,也使我们的生活产生对效率的焦虑和对文化缺失的担忧。具体说来,生产工具的发达,使人们有时过于依赖工具,如书写一般的基本技能开始退化,使人们开始遗忘手写,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物质生产大大提高,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而要寻求解决的办法。尤其是书写是一门极具个性的艺术,承载从古至今的情感和文化,值得传承下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电子设备提供了高效规范的文字,但我们也要注重个性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这样才不会被信息数据的漩涡席卷而迷失怅惘。比如提笔书写,回归纸笔。
 
  2.利用便捷的信息技术,而不被网络限制,平衡网络和实际生活。
 
  【学生佳作】

  一撇一捺存我心
 
  南雅中学K1706李欣宜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存工具由石头火把一步步进化为网络鼠标,漫画呈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技术演变。与此同时,我们的书写工具也由碎石、羽、毛笔,到如今的电子输入设备,打字替代了写字。
 
  如今科技带来的便利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发达,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前所未有的高涨,也使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的提高。然而,就像硬币有两面,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信息化、高效化、规范化、便捷化,逐渐消灭了饥荒、疾病等多种生存威胁之后,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一些传统的发展失去空间,使人逐渐焦虑和迷失方向。“提笔忘字”、“哈”字的膨胀来表达喜悦、首拼像暗号一般代替全称……人们正在遗忘书写。
 
  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书写不应被忽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个人层面,低层次的幸福来源于物质需求,高层次的幸福则来自人的自我认同。书写是一门极具个性的艺术,楷书“端如玉砚”,行书“翩若惊鸿”;颜庄柳媚,米倔张颠。并且,一个人的字中可以窥见人的性格,所谓“字如其人”是也,因此练字也就是一种对个人品格的砥砺。同时,书写承载着传统典雅的诗文,从五千年前的鼎文石书,到笔墨纸砚再到近现代的硬笔书法,一脉相承,先人的低语时刻在耳边呢喃,告诉我们我是谁,我将归向何处。
 
  再放眼世界,汉字书写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美版知乎Quara上,外国网友热烈讨论中国汉字;中国书法艺术引来审美潮流,给顶尖设计师带来灵感……“山有脊而巍峨”,汉字正是国家民族的精神内涵的不竭源头。信息化发展断不能以书写让步为代价,如今科技给予我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仓廪实而知礼节”,文化还需扎根于传统,才能内信于己,外化于人,进而傲立于全球。
 
  发达的技术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但文化才能让我们明白我们的位置和我们的意义,于是才有生活。所以,让我们重新执笔,去欣赏隶楷行草,写一句“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用一封家书,带着墨的温度,去表达内心炽热的情感。去品味一个方块字,一撇一捺都在我们心中徜徉。

  【素材积累】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爱因斯坦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石红许《虹关何处落徽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