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春天,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时,科学精神被国人一再强调,因为它是“抗疫的盾牌”。有人说,84岁的逆行者钟南山的一言一行体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有人说,抗疫过程中,媒体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也体现了科学精神。有人说,抢购双黄连的闹剧提醒我们,任何时刻都需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科学精神。有人说,拒食野生动物,摒弃“野味滋补”的错误观念,这之中也包含着科学精神……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份在年段会上的演讲稿。
②以年轻公民的身份,写一封致全体社区居民的公开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场景;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请以“复兴中学明华”或“公民明华”的身份写作;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本题依旧是情境任务类的作文题目。
1、注意审读所给材料。
任何一个给了材料的作文题目在审题立意时就不可以忽略材料,更何况本题的“要求”中明确表示,要结合材料,这就要求我们要先弄清楚材料的要义。
分析材料不难发现其中基于“科学精神”展开了四个层面的表述:科学家钟南山院士,媒体人,公众抢购双黄连,有关拒食野生动物等。在具体内容中对于“科学精神”表述的关键词语体现出了科学精神的不同侧面,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用证据说话、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辩证分析、摒弃错误观念等。
完成作文的过程中无论你选择的是哪一个写作任务,以上信息在文中都应有所体现。
2、注意两个情境任务。
两个情境任务,要求我们有不同的站位、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表达,还要求我们有较高的自我定位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对象意识与目的意识。
身份和写作对象:任务一是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份在年级会上的演讲稿,表达对象是同龄人,任务二是以年轻公民的身份,写一封致全体社区居民的公开信,写作对象是社区居民,居民有着不同的职业身份,不同的年龄习惯。
文体要求:文体涉及演讲稿与公开信两类实用文体的写作。两类文体的写作,我们都要时刻抓住“对谁发声”这个问题,这不仅要求对象意识要明确,而且还要兼顾在具体的情境里,既以理动人,也以情感人,依据表达对象的不同要用语得体,当然还有格式方面的要求,称呼、落款以及在行文中对文体及写作对象的适度呼应。
3、注意确定写作重点。
根据所给材料以及情境任务,还应该进一步确定写作的内容重点。
完成任务一的时候应该立足“抗疫”,你可以旁征博引,用人类“战疫前行”的历史以及人类历史进程中闪耀着科学精神的人类群星的丰功伟绩等,证明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探讨当下面对“疫情”时期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之外还应该号召同学们探索求真、努力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民族的复兴之路。如果完成任务一的时候仅仅停留在告诉同学们应该运用科学精神面对疫情层面文章就太浅了。
完成任务二时,应该注意对居民所谈所述应该是其关心关注的眼下的疫情背景,用恰当的方式及内容使其意识到科学精神对于眼下战胜疫情的重要性。如果忽略其关注的问题古今中外地大谈特谈“科学精神”,我们可以想见这样一封公开信出现在小区中该是多么的莫名其妙。当然这不是说表述这就不能旁征博引地阐述“科学精神”了,但要适度,要以各种年龄职业的人们能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落脚点。
除以上三点是硬线,剩下的就是语言表达、逻辑思路、内容丰富与否等影响得分的软性问题了。
【附考场例文五篇】
让科学精神照亮我们的前路
哈三中南岗校区高三二班董易昕
各位同学,老师:
下午好!
蔓延了近两个月的新冠病毒疫情即将在中国偃旗息鼓。正是在这场疫情中,一个个科学名词,或借着钟南山院士的演讲,或来自发言人、媒体之口,次第涌入我们的眼帘:“传染半径”、“人传人”、“超级变异”……我们不无欣喜地发现,人们是如此的信任科学,接近科学,也正是这种信任,使科学迸发出史无前例的澎湃力量。
然光芒之下,亦有隐忧。在对官方发布的信息、知识无条件信任的同时,有不少人听信了朋友圈中所谓的“专家”“权威”的言论,以至于疯抢双黄连,把一种中药买断货;有人以为戴上口罩便是高枕无忧,肆无忌惮地在公共场所出没。我们不无忧虑的发现: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却也是一个科学精神堪忧的时代。
那么,科学精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求真务实,乃是科学精神的根本,是它的本源力量。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者、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直言:“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始于感性,而后进入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所谓科学,若无一颗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去辨明真相,破除错误,则无异于疯人的臆想,更无可踏入应用的快车道;若少一颗躬身实践的匠人之心,则不啻为虚幻的明珠,即使光华璀璨,却一无是处。如躬耕于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二位院士,如试纸、疫苗研发中的无数科研工作者,如身赴战场的众多医务人员,他们追求真理、投身实践的精神,自应为每个人应有的素质。
审慎思考,是弘扬科学精神的关键。这更是对每一个平凡个体的要求——如此,他可以击退谣言,使别有用心者自食苦果;他能辨出“伪科学”,使真相浮出水面。科学的传播,其中少不了诸多噪音与失真的言论,这使得理性思考,成为获取知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倘若明白所谓野味的营养与家常食物并无二致,又怎会相信野味的诸多功效,食之而酿成大祸?倘若知晓双黄连仅为一般的抵御病毒的药品,又怎能听信专家的随口一说,把它当成抗击疫情的神药?唯有谨慎的思考,才能使“神药”走下“神坛”,我们方不为谣言绑住思考的翅膀。
科学精神肇始于欧洲的启蒙运动,而后诞生了拉斐尔、牛顿、黑格尔等无数巨匠。于我们而言,科学精神可谓是舶来品,但我们对其早已不再陌生。借着这股力量,我们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胰岛素,我们破除了十年动乱的阴云,换来四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今天,随着物质文明马不停蹄向前飞驰,我们愈发深刻地明白:科学精神的缰绳,永远不可或缺。面对波诡云谲的新时代,我想,诚应重提科学精神,使其深入人心,为社会带来辉煌的理性之光。
愿科学精神照亮我们的前路!
x班xx
2020年3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