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年糕情

  悠悠年糕情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
 
  高二九班马骏浩
 
 
 
  转眼间,年关又近,年味渐浓,老家的大街小巷里,又开始弥散着年糕那熟悉的香味儿。
 
  年糕,堪称是老家在过年时的一重“吉祥物”,家家户户必备的“过节圣品”。它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既有糯米的清香,也有悠久的回甘,味美且鲜,口感极佳。从孩提记时起,它就和老家的山山水水一起,刻进了我们的记忆,成为我们味蕾上不可磨灭的体验。
 
  受疫情影响,远在外地的亲戚无法回乡团聚,便从电话里央求姥姥,寄点年糕聊作慰藉。正巧,刚放了寒假的我,便自然而然地跟在步履已经有些蹒跚的姥姥身后,打起了下手。
 
  姥姥是个精致的人,做年糕自然也不例外。原料里要用的糯米,她用笸箩仔细筛了一把又一把,还戴上老花镜,把里面的一些小杂质仔细地拣拾干净;淘米时,她执意要亲自下手,系着围裙站在盆前,布满皱纹的手掌一遍遍搓洗,仿佛是在精心侍弄一块充满希冀的土地;等到磨好精粉之后,她又不辞劳苦地蹲到灶台下,烧火、翻蒸,一点也不马虎,直到时辰足了、火候够了,年糕的清香味儿开始沿着锅边往外直溢,才会顾得上擦一把汗水。而到“打糕”环节了,姥姥才肯点头,让我代劳……这是一桩极其耗费体力的活,我坐在那根早已经被摩挲得有点光滑的压杠上,不停地起跳又不停地坐下,利用全身的重量,把原本松软的年糕压成密密实实的一块糕板。这样的动作一直要持续好久,好久;直到我累得浑身酸痛、大汗淋漓之际,姥姥才会叫我停下歇会儿,同时一边切糕一边还顺手丢过来一条年糕花,预备着我解馋。我一边啃着清甜的年糕,一边大块朵颐直呼“好吃”,而姥姥的身影又不知何已已经开始忙个不停了。她会把一条条切好的年糕,按照红、黄、白等不同颜色,印上喜庆的花纹或是福字,一边还会慢慢地向我解释“年糕年糕,年年登高”,每一种颜色的年糕,在她的眼里都是一重对于远方亲人的祝福和牵绊。此时,姥姥满脸的皱纹里仿佛也藏满了笑意和幸福。我想,那是把对远方儿女的寄托,都揉进了这压缩而成的小小年糕呀!
 
  在姥姥的故事里,我逐渐明白了,年糕是过年时才能吃到的一味美食,全家老小共同上阵打年糕的经历,不仅寓意着家庭和睦,更传递着团圆美满的喜庆氛围;年糕可蒸可炸可炒可煎,既是小朋友们过年的美味零嘴儿,更可以用来招待乡邻;年糕因为受过重压,浓缩过后可以保存许久许久,而美味却依旧清香……更关键的是,纵算长大以后走出故乡的地平线,无论飞得再高再远,年糕的那缕熟悉而又清香的滋味却始终铭记心头、历久弥新。而身在异域他乡的游子,纵算无法回乡过节,但能咬上一口自故乡寄来的年糕,品味打年糕时那热火朝天的动人画面,心头便会生出一抹温馨、一重欣慰!
 
  悠悠年糕,道尽了春节的传统情怀,融进了成长的朴素记忆,更让我们在这个文明发展不断前行的时代,保留了一份对故乡对亲情的纯真期盼;
 
  悠悠年糕,传承的是故乡里那割舍不断的殷切情怀,勾动的是骨子里那始终沸腾的血脉亲情,触动的是成长里那关于初心的一贯话题;
 
  悠悠年糕,让我们温馨且难忘,催我们成长且共鸣!
 
 
  辅导老师:陈绪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