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同题作文3篇|《最美莫过信天游》

  指导教师: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赵文艺
 
  【作品一】
 
  最美莫过信天游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八年级创新二班刘庭旭
 
  信天游,信天而游,自由洒脱,随性奔放,在天地间闯出一片自由的圣地。最美莫过信天游。
 
  陕北人民似乎都有无尽的热情,上一秒还如田间的老黄牛一般沉默努力,下一秒就——
 
  一吼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吼出来的这满天的信天游,在空中熠熠闪烁,炸出朵朵火花。响雷一样,是高亢的嗓音;旋风一样,是激昂的旋律;热血一样,是腰间的红绸;朝阳一样,是激情的面庞……黄土高原上的后生们,从自己筋瘦的胸膛里爆发出对脚下这片土地最原始最朴实的热爱。
 
  抒情的歌曲是经不住黄土高原的撕扯的,赶不上旋风的速度;江南的舞曲难容后生们的豪放,无法乘着他们的激情冲上云霄。只有信天游,土生土长的,经历了几千年的风沙磨砺,才能配得上这野性原始的黄土高原和这群刚毅勤劳的陕北人民。
 
  沾满灰尘和汗渍的头巾,用红腰带草草一系的粗布衫——那粗布衫和红腰带是不干净的,倒是沾满了黄土的特有的朴实。那后生的脸上已经被风沙打磨地没有了多余的地方,皱纹挤在一起,如同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有时两头的嘴角高高扬起,顶着那红扑扑的颊肉,把眼睛挤成了一道缝,把额头和眼角上的纹路交叠在一起,满面糅合着朝阳的红和黄土的黄——这就是陕北后生最具标志性的微笑,粗糙豪放,也让人动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尝觉疑惑,这片厚重沉淀的黄土地是如何养育出这般豪放随性的人,这样自由热烈的曲。直到有一天我站在那高高的塬上,看着那高高低低没有边际,给人震撼的黄色;看着后生“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这片土地上种出小米庄稼和一片片绿洲;看着那后生抱起自己的可爱女儿,两个人在黄土上笑着跳着,再一起望向那未知的远方,似乎一切都是幸福,都有希望……
 
  原来,这信天游是朴实的陕北后生辛勤劳动、收获丰收的赞歌。那声声巨响自由豪放,吼出的是陕北人对收获的狂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脚下这片黄土地赤诚由衷的热爱。
 
  美于其自由之声,美于其朴实之人,美于其赤诚之爱,最美莫过信天游!
 
  【作品二】
 
  我爱家乡的信天游
 
  西安高新一中2021届创新一班陈婷鹤
 
  “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为什么你要把洋烟喝?”穿行在黄土高原的层层沟壑间,忽地听到了一声高亢悠扬的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骨,便入髓,仿佛要把人的魂勾走了似的,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心绪随着这声音调,飘向了高高的远方……
 
  透过渺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山峁连绵,沟壑纵横。山头犁铧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的汉子汗湿了衣褂,鹅毛似的绒衣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下闪耀;山那头的妇女腰间系上鲜红的腰带,圆润饱满的脸庞像极了山上熟透了的苹果,泛着耀眼的红光。他们彼此一笑,便即会意,扯开嗓门,放声高歌。浑厚的嗓音裹挟着泥土的不屈的叫嚷声,徐徐的狂风声,还有万物欣欣向荣,猛烈激昂的自然之声,像一条巨龙,盘旋在黄土高原的天空上,为这片贫瘠的土壤带来了勃勃生机。细看二人,他们生在陕北,长在陕北,一开口便是浓浓的乡音,淳朴的笑脸上,布满了被岁月和狂风磨砺的痕迹,刀削般的面庞上,涌起了层层皱褶,仿佛这黄土高原的千山万仞。
 
  难以想象,苍茫辽阔,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竟能孕育出如此质朴的纯洁,富有韵味,又充溢着浪漫的诗情画意。
 
  难以想象,踏实肯干,世世代代埋藏在山川间的农民,能化作雄鹰,尽情在天空中搏击,吼出壮美豪迈的语句,吟出悠扬婉转的深情。
 
  难以想象,我既是如此的爱着我们家乡的信天游,爱到骨子里,回荡在心里……
 
  记得初读平凡的世界,豪迈细腻的文字间,几句浓烈而缠绵的信天游最让人心醉。妹妹坐在原西河边的草坡上,哗哗东流的河水冲散了她心中的希冀,“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闻之,不禁潸然泪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锣鼓齐鸣,呼声震耳,丰收的季节,鲜红的枣子压弯了枝头,“叫一声妹妹呀,咱们快来打红枣”。喊声,笑声,棍干敲打枣树枝的噼啪声,混响成一片,撩拨得人的心在胸膛里乱跳弹;“毛眼眼流泪袄袖袖揩,咱穷人把命交给天安排”。好酒下肚,人潮涌动的天桥下,孕育着陕北农民的豪情壮志。
 
  平凡的世界里潮起潮落,平凡的天地间云卷云舒,平凡的人群你来我往,却似乎隐隐听见了天际飘来的一曲浓烈而沧婉的信天游。他们荡在田间,响在山峰,他们有情人的悲欢,有悲戚地呼号,有深切的赞颂,有丰收的喜悦,还有讽刺和不满……
 
  诗意的美感与信天游的浓烈粗犷,融合成了陕北人民的世界。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
 
  我望着这片茫茫高原,听着这支信天游,实在分不清信天游是脱胎于它,还是它有几分信天游的影子?这几声曲调,这几分情思,饱含了对家乡生活的喜爱,对人生的旷达乐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果有人问信天游会不会逐渐没落?那我一定不假思索的回答,不会。因为这是黄土高原人民的语言,是他们的生活,更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信天游回荡,撞击在层层沟壑间,我希望它能撞破这片土地,冲进跟广阔的天地,冲进中国,冲进世界……它们像雨后的山丹丹,绽放在辽远的天地间,开得好红好红……
 
  【作品三】
 
  最美莫过信天游
 
  刘宇轩
 
  一支唱出来的粗犷山歌,却能在回旋悠扬中勾起人的心弦。黄土为骨黄河为血的人们,用直冲层霄的信天游吟唱生生世世的悲欢离愁。
 
  最美莫过信天游,一支一曲撼心弦。
 
  我的老家是榆林神木,黄土高原上顽强的人们造就了他。七岁那年第一次回老家,在高峻的土塬上听到一些热烈的歌。
 
  夏日正午浓重的阳笼盖四野,弥漫起层层的热浪。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的年轻后生遥遥望着红霞面庞的妮子,澄澈的眸子对视着,炽烈的光芒一瞬间点染出绚丽的情愫。那声音悠长而又深情,吟唱之人虽仍有木讷,但更多的是欣喜与激动,那一声声高歌浑厚敦实、余音萦绕,在广阔的黄土地上肆意奔跑,洒脱热烈。
 
  坐在身旁静静聆听的二爸,本就平和的面颊上又绽开一抹笑容,像是这平实坚定的黄土地上一片山丹丹花,红透过黄沙一般的肤漫上边缘,听着那高昂的信天游。
 
  “哥哥我打圪梁梁找妹妹来——
 
  妹妹你脸蛋蛋红个真好看——”
 
  最纯真、最朴实的话在信天游中被人们毫无保留地唱了出来,猛乍乍从云缝里淌出一股飘逸的光,瑰丽,迷人。一经入耳便渗进骨髓里,融进血液里,日日夜夜萦绕在现实与梦境中,生生死死再无法分离。
 
  快节奏的城市高锁梦后楼台,偶尔推开窗去也只有葫芦丝音随风而逝,几年过去,我以为我已经忘了那敞开心扉的高歌一曲,不料某一天二爸发来的三姐唱信天游时的场景,高亢悠扬的嗓音一下子把我拉进记忆的漩涡。
 
  三姐是二爸的女儿,从小长在黄土高原之上,有陕北女子豁达开朗、热烈大方的那股劲,唱起那支家喻户晓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脸蛋红的像洛川熟透的苹果一样,双眸中每一寸每一厘都映着信天游音符和文字的晶亮钻石,闪闪烁烁是灵魂血脉中涵蕴的光。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哎——”
 
  回旋萦绕的淳朴,却像心底印上似的,自难忘怀。
 
  信天游,黄土黄河生养的人们血脉里尘封的钥匙,古旧而生机勃勃,开启纯真与开朗,既是天幕云卷云舒,又如大地土塬土峁,你是我心中无与伦比的赞歌。
 
  最美莫过信天游,词词曲曲铭心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