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
【乐学暑假课程作文题-任务驱动式写作】
夕阳下的小河边,碧草茵茵,清澈的河水,点点涟漪,东坡先生驾一叶扁舟,缓缓而来。晚风吹起他乱如旌的白发,“唯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他似一只孤独的大雁,无人能知他的志向是天空。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你是复兴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学校组织了一次以“我读苏轼”为主题的文学交流会。现请你写一篇交流会发言稿。
章馨予·作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我想与大家浅谈自己在学习苏轼诗词中的所感所悟。
记得在初识东坡前,我们都曾是携着娇弱无知气的幼童,在小小风浪前被击得脆弱不堪,总是盼着逃避挫折,逃避困境,而如今,随着先生的词句于脑海中留下轻轻印痕,我们亦在缓慢成长。
此刻,请允许我,将时间拉回公元1080,让思绪定格在黄州一间不知名的小屋窗前。
落雨了。
一行人奔于沙湖道中,匆匆逃向路侧。入目之景都是湿的,天色阴沉,雨坠击破树叶敲在地上,湿了鞋衣。独余一人,拄着竹杖着草鞋,优哉游哉行过树林,高声唱啊,莫听穿林打叶声,唱着他苏轼的真情切意。雨是猛的,风是凉得钻入身骨的,却在先生的超然前黯然失色,只见得山头斜照徐徐映出,清林内回荡着一人高声呼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除了东坡,又有何人能寄如此胸怀,于寒风骤雨之中,看见来路已然水汽升腾,灿然光明。这首《定风波》,我们读出了先生的坦荡达观,虽处逆境却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与旷达。
另一次,老友相别。
微月于水边依稀,连波粼粼,凉风阵阵,一桌、两人、酒一壶,苏轼望着穆父的飘飘发缕,眼中之思无可藏掩,却复为如酒滴般清晰的坦荡平静。风悄然转烈,吹起远行的船帆。先生徐徐伸出手,三指并住酒杯,月下,二人相对,无人流露出心底的不舍。尊前不用翠眉颦。苏轼独自立于江边远望,皓月长空,烟波千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除了东坡,又有何人能以如此之豁达,于知交分离之际,感叹人生不易须以笑而对。这首《临江仙》,我们读出了先生的深刻清醒,虽阅尽沧桑却永不言弃的坚强与坦然。
东坡是值得我们百读的,就在于他身在急风猛浪的小舟中,却不忘抬眼望尽一帘星河碧空。我们读者先生亲临快哉亭上,任千里风远托的那一点浩然气,学会在逆境中保持畅然心态;我们读着先生驻足渑池壁下,悟尽人生惨淡缺只叹的一句鸿爪雪泥,学会在现实前坦然面对余生;我们读着先生坐于清幽月下,相对而视的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学会在世间百态前静守己心,摒弃名利,安于清宁。
或许作为一位平凡的学生,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先生的千古奇志,但读诗,即是愈读,愈悟,愈成长。读苏轼,便为愈读,愈淡,愈坚强。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也要向先生学习,将前路数不尽的挫折坎坷,看作一道美丽风景,将人生,活成苏轼笔下的诗词!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王子轩壹·作品
同学们:
苏轼是我国宋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是当时混沌的朝廷中坚持呐喊的一支火烛。我们相坐在此,就是为了理解他在一次次起伏后的彻悟。所以此时,我想和各位分享自己的经历,来体会苏轼的哲思。
待在自己的房间中,我还在为竞选班干部的失利而感到苦恼。明明自己任劳任怨,处处为自己的班级着想,却只剩下几方并不完整的“正”字,恰似摇摇欲坠的危楼。我泅渡在无尽的苦海之中,望不到边。
可是他出现了,他身着一袭素底的长袍,峨冠,长须,尺屐,也在沧桑的躯体上扩散,往四周荡漾。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穿插着雨点的碰撞声,周围同行的人何曾想过,会在这里遇上扰兴的大雨?可苏轼却不急不促地踏着小步,放声长啸,带着看破俗世的豁达与从容。只到山头日照,用温暖拂过他因为挫折而变得坚韧的脸庞,他才缓缓吟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艰长的旅途中,他已经是一位笑看秋月春风的老松,挺拔而不屈,又超脱于世外。
我才意识到东坡是深刻的,就在于他那粗糙而老练的双手中,它们只握得住经史,任凭功名掉落。于是,我们看到先生独坐在庐屋前,望着浩瀚无际的江海,感叹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愿望。我们是否能看到超然台上的这位有志青年,看向江南的烟雨,洒脱地劝勉朋友“诗酒趁年华”。我们是否能看到快哉亭旁的失意者,面朝长风,高声呐喊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此刻我们才读懂他,读懂他醉酒下的豪放,读懂他面对失意时的心态。
我那时便也懂了,即使不是班干部,我也不应该没有意义地沉沦,看淡这一切,积极为班级奉献才是学生的义务,苏轼教会了我淡泊与乐观。
所以同学们,我们真正能从苏轼身上学到的,是看淡荣辱,乐观生活。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挫折与失利,不忘吟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谢谢。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任可·作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总是在失落的夜里垂头丧气,在与他人的攀比中落败。人生漫漫,挫折百许,闲暇无事,不如读读苏轼。
你是否有过考试失利,独自在家中徘徊,不知所措的时候?苏轼在人性的考试中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却只能落得失意的人生。他走在泥泞的路上,昂首挺胸,迎着风雨,全然不似随者的狼狈不堪。“莫听穿林打叶声!”他这样警示自己,这样劝诫风雨中所有淋湿的心灵。人生不如意,仅如风云变幻,困难万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春风四起,斜阳又露,坦然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便如苏轼这般,适应残酷的现实,改变过去的自我,便也能于风雨之中泰然自若,起落之中波澜不惊。
我们的生活中常有分别,与亲人、与知己、与师友……失落惆怅,低头不语,便与苏轼的影子悄然交叠……
时过境迁,苏轼举杯,苦笑,感慨他与钱穆父的一晃三年。二人相望,相笑,无言,将满怀的惆怅一饮而尽,深埋入胸腔。再抬首时,谈笑风生,渡口风起,白帆荡荡,远望,风云鼓动。月光淡淡,轻撒江边,揽入眼帘。再缓缓地颔首,黑幕中隐没了船影,剩微风缕缕,碧波漾漾。又何必再怅望云端呢?他惊醒,人生只如逆旅,回首感叹:“我亦不过行人。”
东坡是深刻的,就在于他满腔愁苦中沉淀的泰然。我们眼望着他在令人颤抖的风雨中巍然不动,直抒“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我们感受着他在令人伤怀的夜晚里笑看风景,示以“我亦是行人”的豁达;我们也在吟咏着他在落魄无奈地谪居时戏说兰台公子,笑解庄生天籁:“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同学们,我们读苏轼,解苏轼,便可知人生百态,付之一笑;万般挫折,豁然自省。
谢谢大家!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你更喜欢哪一篇?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乐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荣誉出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