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砚台的故事
●四(8)班陈乐颖
指导老师赵丹芳
我的家里有一块古老的砚台,那是太爷爷留下来的,它与我们陈家四代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砚台由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装着。掀开盖板,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正方形的砚石,中央有一个圆形光滑的深灰色磨墨台。磨墨台的四周雕刻着一圈祥云图案的花边。剩下的部分是复杂的曲线,让人不由想到仙女飘逸的长袖。
听爷爷说,太爷爷幼年时,受外祖父的影响,开始泼墨涂鸦,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个画家,于是他不分日夜地练习着,虚心地向大师求教。最后,这块砚台帮助他圆了画家梦,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个人风格的国画。在太爷爷泼墨挥毫的日子里,年纪尚小的爷爷站在他的身边,一边替他磨墨,一边看他创作。
爷爷9岁那年,太奶奶开始用这块砚台教爷爷练习书法,学的是褚体。从此以后,爷爷变成了一个书法爱好者,他热爱书法到痴迷的地步,甚至因为长时间低头练字得了颈椎病。家里存放着许多爷爷的书法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爷爷誊抄的《岳阳楼记》,字体端庄秀丽,清秀灵动,令人赏心悦目。在爸爸小的时候,爷爷也用这块砚台教他写柳体。
后来我出生了,也是9岁那一年,爷爷开始用这块砚台教我书法,学的是颜体。遗憾的是,我学艺不精,结构控制不好,手也经常发抖。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这门艺术,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不想让它遗失。
这就是我们家和砚台的故事,也是我们家文化传承的一段历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