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实验——“透明蛋”

  宅家实验——“透明蛋”
 
  作者|王绎智指导老师|何萍
 
  重庆市大渡口小学五年级二班
 
  受疫情的影响,原本我可以每天都吃到的大鸡腿和大汉堡,现如今都从我眼前远远的“走”过了。3月22日这一天,闲来无聊我在家里拿着平板电脑浏览视频,看着那些人闷在家里动手制作的蛋挞、凉皮、蛋糕等等,看得我直流口水,但是制作这些美食我却不太感兴趣。突然我刷到一个视频,上面有个人做出了透明的鸡蛋,看起来好像很有趣的样子。我心里跃跃欲试,很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模仿视频里的制作步骤,我设计了属于自己的对比实验方案。首先,我准备好了实验用的米醋和陈酿醋各一瓶,然后从冰箱里取出两个鸡蛋,稍微清洗了外壳之后,将两个鸡蛋分别放入两种醋中,醋液的量没过鸡蛋稍许即可。如此一来,实验前的准备就全部做好了,剩下的时间我们只能等待了。
 
  最初,两个鸡蛋表面上都出现了少量气泡,但差别不大。过了十分钟左右,米醋中的鸡蛋与醋开始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时我看到原本清澈的米醋表面出现很多浮沫,鸡蛋表面附着着密密麻麻的气泡,看得人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但是陈酿醋中的反应却要平静很多,陈酿醋的表面也出现了很多浮沫,却没有米醋中的多,鸡蛋表面附着大量气泡,但是数量也没有米醋中的多与密。
 
  又过了五分钟,米醋中的鸡蛋反应更加剧烈了,我观察到鸡蛋在米醋里大约两三分钟要翻滚一次,鸡蛋表面的气泡仿佛形成了一层膜,翻滚过程中,那种膜仿佛蜕皮般从鸡蛋表面剥离,然后洁净的鸡蛋表面又迅速附着了一批新的气泡,没有之前那么密那么多,像新生儿的皮肤般细嫩。我动手摇了摇瓶子,鸡蛋表面的气泡便会消失。随着反应的发生鸡蛋表面上字也消失了。此时陈酿醋里的鸡蛋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实验进行五个小时以后,我看到米醋瓶中的液体表面浮满了气泡,这时候醋瓶里的鸡蛋的转动频率减慢,变成了四分钟左右旋转一次。而陈酿醋中的鸡蛋仍旧无太多变化,此时醋瓶中的液体表面出现更多的浮沫。
 
  到了第二天早上,米醋里的鸡蛋壳已经开始软化了,气泡有增无减,而陈酿醋里的鸡蛋壳没有变软,且气泡数量反而变少了,不过我发现鸡蛋在进行缓慢的转动,大约每四分钟转动一次。
 
  中午时分,米醋里的蛋壳已经开始大面积脱落,而陈酿醋里的蛋壳才刚刚开始软化。晚上七点半左右,米醋中的鸡蛋已经转变为了透明鸡蛋,而陈酿醋里的鸡蛋依然没有变化。这时候我知道,用米醋制作透明鸡蛋的实验已经完成了,那就把它弄熟尝尝味道吧,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一下美食了。我来到厨房,打开灶火,将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煮锅之中,我害怕鸡蛋膜破裂,就只开了小火慢煮。不一会儿便煮好了,透明蛋的唯一好处就是不用剥蛋壳,但是味道却很酸,好像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味,不过我总算知道透明鸡蛋的味道了。
 
  接下来就只剩下用陈酿醋制作透明蛋的实验了。到了第三天,陈酿醋瓶的液体表面的气泡大量减少了,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小气泡浮在瓶子周围。鸡蛋静静呆在醋瓶里,既不转动也不产生气泡,一点反应都没有。
 
  到了第五天,鸡蛋表面开始出现裂痕,有十分之一指甲盖大小的蛋壳从上面脱离了。于是我用指腹摩擦蛋壳表面,发现蛋壳并没有我期待的那样变成粉状,仍旧非常顽固不摧。等待的过程实在漫长,后面几天陈酿醋的液体表面连浮沫都没有了,我甚至怀疑实验失败了。
 
  第六天的时候,我打开陈酿醋瓶,一股冲鼻的醋味朝我扑来。这时候我惊喜的发现鸡蛋壳已经大量脱落,我用指腹轻轻搓动鸡蛋表面。奇迹发生了,鸡蛋壳就像软软的泥巴一样被我搓下来了,实验居然成功了。
 
  这时我发现透明鸡蛋比普通鸡蛋的个体要大很多呢。
 
  随后,我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到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醋浸泡后会和醋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实验时我能看到许多的小气泡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醋酸将鸡蛋壳一点一点地分解,这样我们的透明鸡蛋就制作成功了。但是米醋和陈醋的实验反应为什么会这么大呢?进一步的探索后我发现在实验中所使用的陈酿醋的总酸≥4.00g/100ml,而米醋的总酸≥900g/100ml,米醋的酸性比陈酿醋的酸性强上许多,所以米醋与鸡蛋反应的要快许多,因此所用的实验时间就要短一些。
 
  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们宅家不远游,而实验让我的宅家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有意思。通过这次实验,我体验到了实验带来的乐趣,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真是受益匪浅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