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下午还要去单位吗,能不能陪我学一会儿?别的孩子都是父母陪着学习。”“在家帮不了你什么,而且我单位的工作也不能耽搁。你自己在家学吧,我相信你肯定行,不懂的地方网上问老师,晚上回来咱一块讨论。”
网络家长会后,孩子冒出了让我居家“陪学”的念头。大概是听了其他家长陪孩子学习的经验后也眼馋吧,毕竟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难免产生依赖心理。想想也是,从正月初四开始,我几乎每天都要到单位处理材料,即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网络学习期间,我也是“大撒把儿”,让孩子一个人去面对陌生的学习方式,独自去处理各类未知的问题,“陪孩子居家上网课”这项工作应该说是缺位的。
依然记得2月10日网课第一天。我给孩子登陆V校后,便把孩子撂在家里独自学习。由于教师的动态指令是在班级QQ群里下发的,她没有班级QQ群的账号,所以一度处于蒙圈状态。在单位开完会后,我看到QQ上班级活跃的信息,才想起来把账号给孩子用,但当时已经10点多了,孩子登录后看到信息也一度崩溃——一向要强的她这次作业居然没有提交。中午我赶回家,孩子的嘴是嘟嘟的,眼睛是红红的,语气是愤愤的。
怎么办?哄骗式的安慰。我说这次学校只是试播,看看有什么问题,下午才正式开始。中午,孩子弱弱地探问:“下午你不能在家和我看一会儿吗?”其实,她心里清楚听到“可以”的几率几乎为零,因为他的老爸也有自己的工作,给她账号就是让他自己“看着办”。
下午,我留下一句“有问题,给我电话”便上班去了。晚上早早赶回家第一句便问“学的怎样,有什么困难吗?”听到一句清凉的“我能行”,忐忑的心释然了。
此后,孩子一直自己学习,我全力负责做后勤保障,让孩子感受到其实老爸不是对他不管不顾,而是和她在不同战场、不同战线并肩作战。比如,孩子需要练习题,我去书店及时买到给她;家里网络不好,我及时从单位赶回查看;为确保设备不出问题,我留下一个笔记本、一个平板电脑;学校需要家长志愿者,我会主动报名参加;每天晚上陪她背诗、锻炼……我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不会越俎代庖。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如果孩子能自己走,家长就不要当拐棍。”只要孩子能自己应付的事情,家长就无需多去操心,否则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将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虽然走得蹒跚、吃力,但经过“蹲苗”之后她终会茁壮成长。这次居家防疫学习,我之所以敢于放手,因为我相信她有足够的能力处理问题,也有足够的自制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相关任务。
立根原在破岩中。经过抗“疫”的风雨洗礼,孩子的思想根须会扎得更深,待春暖花开日,它自会破岩而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