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一个小人物
安徽省合肥西苑中学八5班
徐陶然
一家窄小的店铺,一个简陋的铁炉,外加一双布满伤痕的大手,是这条街上最著名烧饼摊的标志。
打烧饼的爷爷大概六十多岁,高高瘦瘦的身材,雪白的头颅。别看他弯腰曲背,满脸沟壑,干起活来可麻利了。
那天,我去早了,炉子刚烧热。“小丫头,你得等一会儿了。”他看到我,眯起眼睛慈爱地说。我好奇地站在一边看他做烧饼。只见他快速从桶里扯出一大团发好的面,“啪”,甩在案板上,对着面团就是一阵揉搓,蜂窝状的面团像橡皮泥一样听话,一会儿乖乖地变成大小相等的剂子。再将它们摊平,抹馅,卷起,压平,刷蜂蜜,撒芝麻。然后他瞅了瞅炉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烧饼有序地贴在炉子的内侧。饶是如此,他的手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小指的骨节处甚至被烫起一个泡。他长舒了口气,伸出袖子抹了抹通红的额头,再笑眯眯地逗我:“饿不饿,别把口水滴在我的炉子里了。”
五分钟后,他慢悠悠地操起火钳,把烤好的烧饼取出来。热腾腾、黄澄澄带着葱香味的烧饼就在眼前,我顾不得烫,赶紧咬上一口,酥脆咸香溢满口腔,这种感觉真幸福。
由于城市改造,他的烧饼摊被撵得四处漂泊,有一段时间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再见时,已鸟枪换炮,租起一个小门面。我欣喜若狂,他却忧心忡忡:一个月几千块房租,要拼命打烧饼才能挣回来。
他的名字无从知晓,只知道他姓梁。如果你经过琥珀小吃一条街,就去“老梁烧饼”铺买几个烧饼尝尝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