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清凉的夏日,池塘边青草丛生,泥土散发着清芳,池水慢慢地涨高。一阵微风拂过,青草摇荡,水波轻轻泛起,太阳偷偷地溜到山后,玩起了捉迷藏,却被墨绿色的山峰衔在了嘴里,赤红的火球被遮住了一半,那红色是那么耀眼,大概是被气红的,身旁的白云也受到了波及,映射出朱红色。池水中映出的红日已不是“一轮”,刚刚恢复平静的池水又泛起了波纹,原来是牛蹄探入池中,清凉的水花溅到牧童光着的脚丫上,一声悦耳的笛声传入耳中,清脆动听,却不知是何曲调。
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穿着一身轻薄的小褂,自如地吹着柳笛,垂下的脚丫跟着节奏摇晃,牛似乎也觉得很动听,摇晃着脑袋享受着回家的乐趣。鸭子伴着悠扬的笛声从水面游过,只留下一道渐渐消失的水痕,晚风吹过,杨柳的辫子又轻轻拂动了起来。
一人一牛,一村一晚,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安逸!
(刘奕阳)
在这个安静的村庄中,有一个池塘。这个池塘平时没有多少水,但四周却长满了绿绿的青草。今天不知为何,突然池水高涨,甚至淹没了池边的一些青草。树上的柳条随风飘动,仿佛在诉说着因这池水高涨带来的喜悦与惊讶。
临近黄昏了,太阳仿佛被远山的两座塔组成的空隙衔住了,它的周围是一片片金光闪闪的云彩。这景象倒映在池水高涨的池塘中,十分好看。池水清波荡漾,这太阳也给池水增添了不一样的活力。
牛儿缓缓地从夕阳照耀的山坡上走来,原来是外出牧牛的牧童归家了。他横坐在牛背上,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这调皮的孩子!
走到近处,才发现他手上拿着一支短笛。原来如此,之前我听到没有唱词却十分好听的小曲是这孩子吹的,虽然随意,却也美妙动人。
村庄的夜晚真是美丽!
(杨啸林)
池塘边芳草依依,杨柳青青,四周长满了野花,黄的、粉的。蜜蜂嗡嗡地飞着,黄黑相间的样子与质朴的池塘格格不入,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便一动不动了。
池水高涨,快要漫出来了似的。鱼浮上水面,在落日的余晖下,水面犹如鳞片一样波光粼粼,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池水中也多了一个太阳,与天空夕阳中的太阳一模一样。
红红的太阳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山上树很多,这一年的蝉鸣比往年更聒噪,大雁拍着翅膀,驼着夕阳,急忙朝窠里飞去。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口中吹着的短笛发出了清脆的声音,牛听了摇摇头,野鸭听了伸伸脖子,不知是否喜欢听那随意吹奏的声音。
螅蟀在池边站着,蜜蜂回到了蜂巢,小鸟回到了窝中,一切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曹梓昱)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旭日东升,莺啼鸟啭。孩子们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火速换好衣服,兴奋地跑向门外。他们来到后院,各自端起沉重的盆,放在大石头上。那盆昨晚还是水,今儿就变成了个大冰块。孩子们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从边缘将冰块和盆分开,眼珠瞪得溜圆,用身体护住冰块,争先恐后地把盆倒过来。几个小孩子一个不小心,将冰块重重地摔碎在了地上,变成了几块小冰块。那几个孩子很是失落,垂头丧气地回家。
还没到家中,就有一个小孩子大叫道:“快来一起穿丝呀!”“可是我们已经没有冰了”那几个小孩扭头就走。见冰碎了的小孩没有反应,他跑过去拉起一个小孩的手,叫他护住冰块,自己一溜烟跑去拿线。他拿着细小的木棒,一点一点砸出个小眼儿,把它穿进去,再拔出来,最后,把五彩的丝线穿进去。另外几个人见状两两组在一起,照着他的样子穿起丝来。他们把冰块提在手中,比谁的大。
透明的冰块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光反射到小水坑,榆树叶,还有碎掉的冰块上。“铛铛铛”,小孩子们像敲钟一样拿着手中的小树枝往冰块上敲。那声音仿佛可以穿过树林。“砰—”!又是谁的冰块碎了?“碰—碰—”!大家的冰块都碎了。
(孙靖乔)
清晨,火红的太阳缓缓地从昏暗的天空升起,将四周的云染成耀眼的鱼肚色,倒映在平静的小村庄里的一座房子的屋梁上。
满脸稚气的小孩子被屋外公鸡洪亮的打鸣声叫醒,小孩揉着蓬松的睡眼,穿好了衣服,兴奋地向屋外奔去。原来屋外的洗脸盆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小孩小心翼翼地将冰取下,好似坏了一点就不完美了。
取下晶莹剔透的冰,小孩又拿出五彩的丝线,将取下来的冰穿上丝线。穿好了就提在手中,透着阳光望去,那冰如同钻石一般美丽。
随意在路边捡一根木棒,轻轻敲打冰块两下,发出的声音如同乐器一般优美。那声音是多么清脆,多么悦耳,多么动人啊。
可惜好景不长,突然发出一声如同玻璃落地一般的声响,接下来,一阵哭声打破了宁静。
(王博雅)
清晨,小孩子睁开眼,飞速穿好了衣服,就急急忙忙地拿了锥子和一根五彩绳,跑出了门。屋里的母亲早已见怪不怪,只是叮嘱了他要注意安全,就继续干着手中的针线活。
小孩来到门外,室外的寒风让穿着棉衣的他打了个哆嗦,紧跟着他认准方向,大步走过去,在雪地里掏一掏,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铜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眼睛弯弯,连正打颤的牙齿都露了出来。他使劲吸一下鼻涕,把铜盆扣在地上敲一敲,拿起来再从盆底用力拍了几下,一大块冰“哐啷”掉在了地上。
小孩接着拿起锥子,“吭!吭!吭!”地凿了起来,两分钟后一个洞出现在了冰上。然后他将彩绳从洞中穿过去,打了个结实的死结,顺手掰下一段枯枝,将冰块当银钲敲了起来。也许听见银钲发出的声音清脆动听,他不禁想给家里的大人看一看,就急忙向家跑去。突然,因为冰块太重五彩绳坠断了,冰块落在了地上,小孩呆呆地看着碎成了一块一块的“银钲”,哇哇大哭起来。
(薛淏天)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正是初夏时节,见农人们白天在田里辛勤铲入土里面,用力地将杂草挖掉,但为了养活家里人,他们也不得不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就连在家中养育儿女的妇女们也不例外。她们在晚上也会搓着麻线。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他们也羡慕孩子什么也不用干。
孩子们呢?只见领头的小明招呼着大家说:“咱们来种瓜吧!就像爷爷那样!”此时坐在一旁,扇着扇子的爷爷笑眯眯地说:“小明啊,我们这一辈的话你们可学不来!”但小明不知道从哪里找了几把锄头,递给伙伴们,并走向桑树下。那里凉快极了。小明几个撒着西瓜籽,挖出一些土。盖了上去,还有模有样地浇了些水。“小红,小军,咱们几个比赛吧!看谁的瓜长得又快又大!”爷爷笑着,此时爸爸回来了,连忙招呼儿子回家进屋吃饭,“小明,吃完饭我们还得和妈妈一起搓麻线呢!”“好!”
晚饭后,一家人聚在一起边聊边愉快地搓着麻线……
(程绎方)
初夏,农人们收拾好来到田里,他们规律地干着着活儿,锄头一上一下有规律地挥着,额头上的汗珠宛如玻璃一般透亮,那是纯洁的亮,太阳如同像是一个大金盘,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而农家的妇女则是细心的在家里搓着麻线,这扭一下,那扭一下,盼着自己的丈夫快点回来。男人去田地里耕地,女人则在家里搓麻线,农家里的男女都在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
小孩子又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自己实在无趣,又不能去干活,那干什么好呢?突然看见自己爷爷种瓜的样子,灵光一闪,要不来玩种瓜的游戏吧!自己握着“斧头”有规律地一上一下,你别说还别有一番趣味。手里握着“西瓜籽”往里头一撒,再“盖”上泥土。大功告成!
初夏,农人耕地,女人搓麻线,小孩子“种瓜”的场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房嘉桐)
初夏,农人们白天到田里除草,妇女们晚上在搓麻线,好不忙碌。农家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这时,小孩子们就闲了下来,说:我们出去玩玩吧!于是,他们拿着从爷爷奶奶们那里讨来的瓜种,手牵手,在村子里边逛边寻找,想挑一个合适的地方种下瓜种,瓜种长大后结出瓜来,他们就能吃到清凉可口的大西瓜了!想想就都要流出口水了。
孩子们走呀走,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地方(至少他们这么认为),原来,是村口那个巨大的老桑树下。一个女孩说:我觉得种在这个大桑树下就很好,瓜种乘了凉长得更快。一个大一些的孩子说:“不行!这样的话瓜种晒不到太阳,会死掉的。”“怎么可能?”一个小孩子叫起来。“别吵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那个大一些的孩子听了以后既委屈又生气,于是他又提议去大家一起去请教村里的种瓜能手……
(李卓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