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周嘉悦
西藏的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也就是公元七世纪。当时称“红山宫”,但是,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被毁灭。
在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所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中心。
布达拉宫规模非常庞大,气势雄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但是实际上只有九层,主楼高117米。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一个宫殿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建立于1648年,白宫是用于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七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六层。这里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此外,布达拉宫还包括有山上的僧宫学校、僧舍、东西庭院以及山下的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马基康、印经院、监狱、马厮、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附属建筑。
布达拉宫内部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椓木等等组成的撑梁。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塑组成,墙上有各种彩色的壁画,壁画的面积约有2500多平方米。这么美丽奇妙的世界遗产,通过我们国家的文物保护机构对它采取了各种保护办法,使其我们能够看到如此美丽而宏伟的古建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