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昕
参加这次“我的农场”劳动实践活动,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并且明白了许多道理:
一是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不挑食,不浪费,吃饭一定要光盘。
二是注重团队协调配合。完成一项任务,需要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我们要发挥迎难而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集体中要树立榜样,发扬正能量。
三是要尊重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成果的取得,都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汗水,所以我们不能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我们要认真对待身边的人、事、物,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是要珍惜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时间,不能偷懒,如饥似渴的摄取更多的知识,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一博
总是听到人们说:“劳动是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当我们迎着秋日的晨光,一起乘坐的大班车来到农场的田地里,发现了一个个高大而又粗壮的玉米杆,我百感交集心想这得经过多少过程才能成为这样的结果呀!以前总是吃玉米,但也没想过玉米是怎样生长的,参观完以后便懂得了它的来由。
接下来我们便开始了今天的农活工作,把好多的玉米杆子要放到农场里,待冬天让那些羊去吃,可是我发现自己还没等报上几捆,就已经汗流浃背了,我心里暗暗的给自己打勇气,通过我们组齐心协力把好多玉米杆子都搬到了农场里,此时我感觉到了农民伯伯挣钱的辛苦,也感受到了通过苦力挣钱的不容易。
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也要珍惜粮食,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体会到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李沛羲
10月24日,学校组织我们去大润志愿者教育基地协会参加社会体验活动。
在哪里,我充分体会到了农民伯伯们起早贪黑的艰辛和不易,在阳光的照射下,他们无怨无悔,只为人们的一口粮食,时间的磨炼,削弱不了他们的赤诚之心,与他们相比较,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感恩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要珍惜每一粒粮食,每餐做到光盘,杜绝浪费,尤记"粒粒粒皆辛苦"。
马镓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又能到“我的农场”去劳动啦!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手套、口罩、寿司……万事皆俱,只欠东风。
我们开始劳动了,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每次抱的玉米杆一个比一个多,但我每次只能可怜兮兮的抱不过十根玉米杆子。这样下去可不行,我跑三四次才能抵人家的一次呢,我静下心想了一想,找来我的好朋友小付同学。我和她利用一根去了皮的玉米秸秆做支撑,挑起数根,这样一次两人就能运送至少30根。通过这次劳动,我懂得了:无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学会思考,学会用巧劲儿,完全用蛮力只会事倍功半。
午饭时,我们拿出自备的食物,大家互相分享,吃得很美味。最后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地收拾了垃圾,便都去跳绳了。跳绳的过程也很开心,老师编的口诀我只试验了一次成功了,使得我自信心满满。
美好而又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我们不仅劳动了,也玩得很开心。
通过这一天的劳动,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收获的快乐!从春到秋,农民们在田地里挥洒汗水、辛勤劳动,所以,无论是一粒米,还是一根面,我们都不可以浪费。
郭卓源
秋日里温暖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一缕缕地撒在我们这群兴奋的孩子身上,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的显现出激动的表情,因为,我们去劳动啦!
乘着大巴车来到展示基地,我们到了基地以后,何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通过废物再利用制作的垃圾筒,我们还参观了沙盘室、农具农作物展示教室,我们还认识了很多植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随后,张老师给我们讲了国学,教会我们感谢书给我们知识。我们还读了《大学》这本书,虽然里面的好多内容很难懂,但我相信,我们不断学习,将来会很流畅的读这本书,我们还知道了什么是四书五经,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吸引着我。
吸收完精神食粮,我们徒步前往我的农场,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唱着歌,雄赳赳,气昂昂的迈着大步,走向目的地。印入眼帘的是大片金黄的玉米杆地,我们要开始劳动了,按李老师分好的组,我卖力地干起来。一开始,我们自己抱自己的,因为玉米杆很扎,还很散,我们每次都抱的不多,这样效率有点慢,接着我们分工合作,先有一个人抱起来一些,再有两个人往上垒,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多抱一些,效率更高,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来回抱了10来趟,虽然我们很累,脸上、嘴上都是土,最后我们互相看到都笑了,我们为自己努力劳动而骄傲地笑了,为我们团结笑了,为我们的坚持笑了。
我觉得有句话说的特别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是美丽的,此时的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艰辛,从耕种、除草、浇水、到丰收时的不易,我们也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挣钱的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低头看看盘中食物,我们是否应该更珍惜呢?来吧,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人人光盘行动,我们一起去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保护大自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