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打水漂作文点评及讲解

  4年级上册有8篇习作,主题分别是:
 
  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
 
  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
 
  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
 
  第四单元我和______过一天
 
  第五单元生活万花筒
 
  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
 
  第七单元写信
 
  第八单元我的心儿怦怦跳
 
  写事作文占了一半,分别是“我和______过一天”“生活万花筒”“记一次游戏”“我的心儿怦怦跳”。
 
  这是语文书对四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写好写事作文。
 
  写事作文的核心——写清楚,也就是写清事情是如何开始的,怎样的过程,怎样结束的。当写事作文的基本功练到位了,写人就简单多了,把这个人的外貌抓准确,加上跟他性格相关的事情。
 
  当清楚之后,就需要提升一下,这时的关键——折腾。
 
  折腾就是不要让事情一次就完成。比如,你学画画,不能说“我第一次拿起画笔,我就学会了画画”。你学骑自行车,不能说“我按照爸爸的方法,骑上了车,一下子就学会了”。
 
  接下来,丁丁老师展示一篇作文,这是作文班孩子在假期所写的,很好地做到了折腾。
 
 
  我学会了打水漂
 
  ——————————
 
  梅珈翊
 
  湖北省武汉市级育才第一小学四年级
 
  新冠疫情期间,我在老家学习。一天,我做完作业,打开抖音,准备消消烦闷,却发现一个打水漂的教学视频。
 
  视频上说:“要用扁平的瓦片当飘物,身体尽量贴近水平面,身体旋转45度,再将石片甩出,便可以打出几连漂。”想起以前同学郊游时在我面前耀武杨威地炫耀打水漂,我当时很羡慕,终于有机会学了,以后再也不用受他们的气了。
 
  我二话不说,像一只离弦之箭一样冲向了河边。我捡起水坡上一块扁石头就是一甩,结果石块竟然直接“扑通”一声直沉水底。我暴跳如雷,又连甩几次,结果每一个都“命赴黄泉”。
 
  我剑眉倒竖,虎目圆睁,双手握拳,狠狠捶了捶旁边的大树,破口大骂抖音上面的教学视频是骗人的,气呼呼地跑回了家。
 
  心中始终不甘心,为什么视频中那么简单,我却打不好呢?是我太笨了吗?心中的疑惑促使我偷偷地再一次拿起妈妈的手机,查那个视频,仔细观察了他的每一个动作,拿起作业本充当石块,模仿视频中的动作反复练习。
 
  正好妈妈和外婆要去河边洗衣服,我也嚷着要一起同去。一路上我都在到处寻找石片,刚到河边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石片往河中甩,结果石片一脱手,竟然没有按照我预期的路线飞向河中,反而流星般射到了河岸上,一不小心击中了外婆。妈妈将愤怒的眼神转向了我,我吓得魂都掉了,连忙赔礼道歉,挨了一顿训,又没有学会。
 
  我沮丧地沉着脸,眼睛无神,嘴巴嘟起,双手插在裤袋在家里晃悠。
 
  不行!俗话说事不过三,我打水漂失败还没有超过三次,我一定要坚持!我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来到河边找石块,突然身后“啪”的一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妈妈。“这么好玩的事怎么不带我来玩呢?”妈妈温柔地对我说。我高兴地给妈妈演示打水漂的姿势,让她跟我一起压低身子,食指和大拇指紧紧夹住石片,用力一甩。这一次竟然打了三个水漂。
 
  “啊!妈妈,我成功了!”
 
  原来鼓励的力量这么大。我又接连漂了五个、六个、七个……石片就像练会了中国功夫里的轻功,在水上轻轻掠过,连弹了十次。在姗姗来迟的晚霞映照下,此时的水面泛起涟漪,一阵微风拂过水面,小河的银波随风荡漾起来,就像一个老爷爷的胡须悠闲地摆动。我没想到居然弹了十下。我嘴巴张得大大,傻傻地看着河面,简直不敢相信。
 
  我学会了打水漂。每当我向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特技”时,都忍不住会感叹:成功不是偶然,离开了坚持,离开了自省,何来的成功?
 
  丁丁老师点评:
 
  我们先看事情的折腾
 
  第一次:我捡起水坡上一块扁石头就是一甩,结果石块竟然直接“扑通”一声直沉水底。
 
  第二次:刚到河边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石片往河中甩,结果石片一脱手,竟然没有按照我预期的路线飞向河中,反而流星般射到了河岸上,一不小心击中了外婆。
 
  第三次:我高兴地给妈妈演示打水漂的姿势,让她跟我一起压低身子,食指和大拇指紧紧夹住石片,用力一甩。这一次竟然打了三个水漂。
 
  再来看情绪的变化。
 
  习作第八单元“我的心儿怦怦跳”,就是要我们学会事情配对应的情绪。
 
  第一次:失败后。
 
  我暴跳如雷,又连甩几次,结果每一个都“命赴黄泉”。
 
  我剑眉倒竖,虎目圆睁,双手握拳,狠狠捶了捶旁边的大树,破口大骂抖音上面的教学视频是骗人的,气呼呼地跑回了家。
 
  第二次:失败后。
 
  妈妈将愤怒的眼神转向了我,我吓得魂都掉了,连忙赔礼道歉,挨了一顿训,又没有学会。
 
  我沮丧地沉着脸,眼睛无神,嘴巴嘟起,双手插在裤袋在家里晃悠。
 
  第三次:成功后。
 
  我嘴巴张得大大,傻傻地看着河面,简直不敢相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