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比较,越明朗——《登幽州台歌》课例评析

  【课例呈现】
 
  一、导入
 
  1.活动:给线索猜诗人(猜一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①他曾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坛的文学风气。
 
  ②他曾在其代表作中慨叹时光的短促。
 
  ③他曾在远征时登上高处借诗抒发内心的情感。
 
  ④这首登高诗的经典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教师点评:不要概念化、符号化地认识诗人,要走进诗歌去理解。
 
  2.揭题:
 
  ①齐读《观沧海》。
 
  ②用古人名言引出“登高诗”。
 
  登高必赋。——孔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
 
  二、多形式的朗读
 
  1.初比较,说异同
 
  ①《观沧海》和《登幽州台歌》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你说出。
 
  如刚健的情感、同为登高之作、都是言志诗。
 
  教师补充:登的地方很近(都在北京附近),都是在远征伐敌时写的。
 
  ②齐诵两首诗,说朗读体验各不相同的原因。
 
  56个字的《观沧海》读来很轻松,22字的《登幽州台歌》读来却更艰难。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停顿不一样。
 
  教师补充:《观沧海》是二二节奏,所以朗朗上口。
 
  2.变形读,说体会
 
  ①将《登幽州台歌》改为四字句,读出明确的节奏。
 
  不见古人,不见来者,天地悠悠,怆然涕下。
 
  ②《登幽州台歌》适合这种节奏么?从哪里看出不适合?
 
  明确:二二节奏感强,适合表达豪迈、壮阔、昂扬、欢快的情感。
 
  3.去字读,说感受
 
  ①将《登幽州台歌》去掉虚词后,朗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②改后与原作有什么变化?有影响么?
 
  明确:加虚词后,更悠长,感叹语气更强烈。
 
  三、多角度的品悟
 
  (一)主问题:两人都是登高望远,为什么两人的情绪却各不相同?
 
  曹操——幸甚至哉;陈子昂——怆然涕下。
 
  (二)探究过程:
 
  1.品读文本
 
  ①比较所看的景。
 
  明确:《观沧海》的景色,有力量、有生机、有生命的光耀。
 
  《登幽州台歌》的景色,广阔而苍凉(天地悠悠)。
 
  ②比较所登的“高”。
 
  明确:“沧海”辽阔无际,而“幽州台”中“幽”字就透出孤寂之意。
 
  教师补充:“幽州台”,又名“黄金台”,“招贤台”。
 
  ③比较所抒的情。
 
  两首诗都是“独”观“独”登,为什么所抒情感不一呢?
 
  教师补充背景:曹操远征乌桓,公元697年陈子昂的境遇。
 
  明确:曹操——独得风流、独享胜利(壮志在胸);陈子昂——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2.深度解读
 
  ①思考:让曹操登幽州台,让陈子昂观沧海,他们的“独”会有变化么?
 
  明确:若曹操看到天地悠悠,就会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了。——心境决定所见之景。
 
  ②追问:陈子昂怀才不遇是在自怨自艾么?是在痛苦不堪么?他的悲与其他不受重用内心悲伤的悲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陈子昂是“豪迈的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教师补充:发出呐喊——悲而不哀,令人敬畏。
 
  ③朗读:想象你就是陈子昂,融入情感,诵读《登幽州台歌》。
 
  ④讨论:陈子昂“怆然而涕下”的原因仅仅是怀才不遇么?
 
  明确:如果仅仅是怀才不遇而泣,那此诗最多是失意诗。
 
  从怀才不遇的背后读到了知音难觅;将自己置身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辽阔之间,他自己是渺小的——从“悠悠”背后读到“沧海之一粟”——人之渺小感,这是人类共同的悲哀。
 
  3.小结:
 
  句式不同,所见景不同,所叙事不同。可看出,两位诗人在面对同样题材诗时袒露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曹操和陈子昂都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
 
  四、收束全文
 
  1.总结语:
 
  寂寞是别人不想搭理你,孤独是你不想搭理别人;寂寞是没人陪你,孤独是没人懂你;寂寞是无人说话,孤独是无话可说。
 
  2.齐诵《登幽州台歌》。
 
  (根据录音整理)
 
  【课例评析】
 
  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听到了这堂课的视频录音。开始并没觉着特别,看到仿《中国诗词大会》的“给线索猜诗人”的导入方式,甚至还有点抵触。我想当然地以为,教《登幽州台歌》这一课,猜的诗人也必定是陈子昂,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导入可能为活动而活动的成分更多。
 
  然而,后面的线索却不是关于陈子昂,而是曹操。怎么是曹操?我被吸引住了。原来,这一课是将《登幽州台歌》和《观沧海》对比着品读的。从题目到句式,再到所写的景、所登的“高”、所抒的情,教者始终将二者进行着比较,而学生就在这反复的、多角度的对比中,对诗歌主旨和情感理解得越来越明朗。我也是越往后听越觉着活动的精致、品读的深入,以至于禁不住要回味一番了。
 
  01
 
  比较中设计精致而充分的朗读活动
 
  这是一堂古诗的阅读教学课。古诗阅读教学,当然离不开朗读。教者设计了非常细腻非常精致的朗读活动,对诗歌进行了充分的朗读训练。课堂伊始的齐诵,课中变句式的朗读、去虚词的朗读,还有课堂最后融入情感的诵读,这些朗读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而且由形式到内容,由浅入深,学生的朗读也是有情有味,渐入佳境。最具创意的是“变形读”和“去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领悟到诗歌与《观沧海》在形式上、在情感主旨上的不同。如此,朗读与理解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保证了课堂活动的活力与张力。
 
  02
 
  比较中穿插丰富而精练的助读资料
 
  立秋时节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穿插资料,以介绍作者、交代背景、激发兴趣,是可以有效地助读助理解的。教者在两首诗的联读比读中,穿插了“曹操与陈子昂”“幽州台与黄金台”“曹操远征乌桓与陈子昂被闲置”“寂寞与孤独”这几则助读资料,可谓匠心独运。在教学过程中,教者采用不同的形式,或猜一猜,或读一读,或想一想,或议一议,增加了兴趣,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思维,也为深入理解诗人情感做好了铺垫。特别是关于“幽州台”的解说,不叫“黄金台”,也不同于“蓟北楼”,用语精练,极有效地帮助学生品味出诗人登台的孤寂落寞之情。
 
  03
 
  比较中进行深入而新颖的品读感悟
 
  立秋时节
 
  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各不一样,这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怎么引导学生体会其不同,并且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教者采取的方式是多角反复——比较所写的景,比较所登的“高”,比较所抒的情。通过这样反复的比较之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已经很明朗了。但是,教者并未止步,又来了一个追问、一次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怀才不遇的背后对于知音难觅、自我渺小的慨叹。而这种感受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失意,而是人类共同的悲哀了。至此,对诗歌情感的品悟明显高于一般的解读,显得更加新颖更加深刻。
 
  课的最后,教者引用“知乎”上的问答对诗人的情感做了一个委婉的解读。也是对成长中的学生的思想引领,要不惧孤独享受孤独,我以为。
 
  感谢奉献给我们精彩课堂的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黎炳晨老师!
 
  【关于作者】
 
  刘行知特级教师,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竞赛课、示范课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参与编著出版书籍《初中语文资料所有全》《课例品评的智慧》等10余部。现任教于武汉市光谷第一初级中学。
 
  END
 
  撰文刘行知
 
  编辑韩茹冰
 
  审核刘行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