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卷首语
师/谭嘉慧
DanielWebster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神秘莫测的天意将从我这里把我的全部天赋和能力夺走,而只给我留下选择其中一样保留的机会,我将会毫不犹豫的要求将口才留下,如此一来我将能够快速恢复其余。”
秋瑾曾说过:“要开化人的知识,感动人的思想,非演讲不可。”
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一李燕杰认为:“演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事业,一种伟大的事业。演讲,不仅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一种卓越的艺术。”
可见,演讲的意义。
演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文明传播活动,它可以用来分享价值,传播思想,影响他人。
【诲人慧语】公众号从今日开始,开启【精彩演讲】栏目,之后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精彩的演讲,它们或发人深省,或感化思想,或激励斗志,或启迪人心,或引人深思……
我们一起期待吧!
——2020.04.28
2020年1月11日,同学们放假了,2020年4月13日,同学们回到了怡雅校园。
没有一个人,预料到我们离开学校会有这么长的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
本来,全球化受阻,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战,美国优先,英国脱欧,人工智能,一切一切,都在加剧世界的不确定性。现在,新冠病毒的肆虐,无疑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不确定性。人类虽然不说束手无策,但确实猝不及防。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什么?
首要的,是爱与悲悯。
不管世界怎样变化,怎样不确定,总有不变的、确定的东西,那就是爱与悲悯。对人类、对每一个体的爱,对苦难的悲悯,才可以使我们获得从容而伟大的力量。在我写这篇讲话稿的时候,中国罹患新冠肺炎不幸死去的有3349人,国外不幸死去的有106603人。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的巨大悲剧。这些不能只当数字看,这是具体的人,是生命,是慈祥的老人,健壮的男子,美丽的姑娘,还有可爱的孩子。你,或许和他们当中的某一位,在一个餐厅用过餐,你,或许和某一位打过招呼,你,或许读过某一位有趣的书,或者,没有任何交集吧,想想吧,想想,想想一位登上长城的老人的慈祥,呼伦贝尔草原上一位骑马男子的健壮,莱茵河畔一个年轻姑娘的美丽,母亲身边一个咯咯笑着的孩子的可爱,如今一切都离开了,都不存在了,想想这些,真让人潸然泪下。
对不幸和苦难的悲悯,对每个人的爱,让很多人迎难而上,奋然前行。我看过一些请战书,比如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的请战书,17年前,他们奔赴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17年后,他们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请战书上手印殷红,那是医者一片丹心。意大利有一位85岁的老医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要在一线与病毒战斗,他认为,在这种局面下,奉献甚至牺牲,与年龄无关,他说:“尽管我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在很久之前作出的了,这一誓言却永远不会过期。”这真是对职业情怀和精神最生动的诠释。这种情怀和精神的内核,就是爱人,爱每一个生命。因为爱,因为每一位医护人员、每一位社区工作者、每一个警察、每一个保洁员和快递小哥,因为许许多多的逆行者,中国初步取得了胜利,我们也相信,世界终将胜利。
同学们,前不久,大家给湖南援鄂的每一位医师写了一封个性化的信。我说过,医师援鄂,是以仁爱与勇毅为生命护航和提灯,他们为万千生命拼尽全力。同学们写信,就是与仁爱和勇毅对话,就是在表达爱、尊敬和感激。我很高兴地看到,有的同学写到,“长大后将成为你”,我也高兴地看到,我们已经有178位同学收到医师的回信,收到了特别的鼓舞。我相信,正如《三湘都市报》评论员文章说的一样,“爱和勇敢的火种将继续点亮社会”,怡雅学子,已经接过了爱和勇敢的接力棒!
其次,建设与反思。
除开爱与悲悯,建设和反思也不可缺少。
首先,要有建设的能力。出现新情况,就格外考验我们应对的能力。比如这次新冠疫情,救治疾病的能力,是首要的能力。还有决策、部署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等等。一个医师,比如钟南山、李兰娟,带领团队拯救很多人的生命,一个社区书记,比如我们怡海社区的向书记,带领一班人,守护一方平安。再如咱们怡海集团的王主席,支援国家抗疫后,又动员组织大家援助塞尔维亚,老师们的捐款,同学们的视频、画作等,都是对国际朋友的支持与鼓舞。
新冠疫情的发生,特别让每一位同学思考今天学习的意义。有知识有能力原来如此重要。假设一个同学将来想做医师,那么,想想未来慈祥的老人,可爱的孩子,健壮或不健壮的男子,美丽或不美丽的姑娘,遭遇疾病时,你能怎么办。你就明白,现在要好好学习。你的每一份努力,可能都与拯救一个生命相关。你现在不能解决学习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将来也许就不能解决生活和专业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需要反思。人,人类总是会遇到很多全新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能应对得很好。哪些是不可原谅的罪过,哪些是因为社会及人的局限难以避免的失误,都是事中和事后必须面对的问题。反思不是无畏的牢骚,不是片面的否定。反思不应该导致毁灭和败坏,反思的价值恰在于建设,在于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当下及将来的事情变得更好。无疑,这样的反思的前提,是尽可能全面而准确的把握事物。
爱与悲悯,建设与反思,如此重要。归根到底,是人要成为爱与悲悯、建设与反思的人。在不确定的时代,你要能确定你自己。大家回想一下,突然需要居家学习了,一个能确定自己的人,一个自觉、自制、反思的人,是不是更能从容应对?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因为爱与悲悯,建设与反思,我们依然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人类充满信心。《阿甘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即便是遭遇新冠疫情,我们也终将战胜。何况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实是值得期待的呢。我们可以依靠的,正是建设与反思的理性能力,爱与悲悯的深厚情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