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积累,找准细节,撬动课文

  加强积累,找准细节,撬动课文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陈维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分析课文时可以从大处着眼,宏观掌控、整体感知,其实在宏观掌控的基础上,也可以从小处着手,找准一个恰当的细节,来撬动课文,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经典篇目,经典的特点之一便是内涵丰富、经得起研读。对作品的研读,既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也是教师积淀的体现。当然,研读作品并不是寻章摘句、哗众取宠,而是要入得其内、出得其外。这要求教师在获取大量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灵感的迸发也是在建立在丰富的积淀之上的。也就是教师要在有一桶水的基础上,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下面就从几个范例来看教师如何在丰富的积淀之上把握文章的细节,探究作品的内涵。
 
  案例一: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篇散文,作者着力描写小石潭幽美、清冷的景物,寄情于景,含蓄地抒发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我们在分析文章时,一般都是从景物描写的特点出发,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而这篇文章结尾的一段关于同游者的补叙,往往被忽略了。文中写道: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教材注释对同游的五人只做了简单的介绍:吴武陵,龚古,作者的朋友;宗玄,作者的堂弟;崔氏二小生,没有介绍身份。
 
  其实,查找资料后,这五人的身份来历很值得一说。柳宗元在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并非孤身一人前往烟瘴之地,而是有堂弟柳宗玄(一说宗直)相陪前往。宗玄小柳宗元十岁,为人刚健好气、爱憎分明。柳宗元从长安贬往柳州,他抛家舍业,一同前往,在柳州生活多年,兄弟感情深厚。后宗元再迁柳州,宗玄继续跟随,结果病卒于路上。柳宗元悲伤至极,连写两篇祭文吊唁。另据考证,崔氏二小生恕己、奉壹也非普通书僮,而是柳宗元的外甥。被贬后,柳宗元的姐姐安排两个儿子照顾弟弟。
 
  吴武陵,中唐人,与柳宗元为忘年之交,《新唐书吴武陵传》载:“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宗元贤其人。”吴武陵能文章,有史才。早在长安就与柳宗元相识,柳宗元多次评赞吴武陵。两人同贬永州,居一水之隔,常在一起聚会,探西山之幽,赏小石潭之景。据《新唐书》所载,吴武陵是当时唯一敢于直言为柳宗元喊冤叫屈的人。两人可谓知己。
 
  龚古,是永州当地的隐士,也是柳宗元的朋友,常在一起游赏永州山水。
 
  所以,从同游这五人的身份来看,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并不像他在《江雪》中写的那样孤寂,而是有骨肉亲情环绕、有知己好友陪伴、有当地名士结交。与亲朋好友出游本是一件乐事,为什么眼中的景物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呢?那只能是因为再温暖的亲情、友情也化解不了他政治失意后的胸中块垒,可见他受到的打击之沉重,所以悦耳的水声、欢快的鱼儿、曲折的河岸、茂密的草木在他眼中都被涂抹了一层清冷的颜色。
 
  从考证同游者身份这个细节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作品的主旨,写法都是一种探究途径。
 
  案例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精彩片段。四位弟子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节取其中的片段: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初读这一段,我们看到了子路的轻率坦诚,冉有的谦虚谨慎。可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冉有的回答模式与子路一模一样,甚至连句式都很相似,而后面的公西华和曾点都没有按照这个模式回答,所以可以推测,冉有是有意地模仿子路的回答。冉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鲍鹏山在《仲尼弟子:昨夜星辰》一文中认为,冉有是要与子路一比高下的。子路不谦虚,说他能治理一个千乘之国,冉求就说他只能治理方圆六七十甚至更小到只有五六十里的土地。子路说三年,他也说三年。子路说可以使民有勇,他说要使民富庶。他知道孔子不喜欢勇,当然,冉有是个经济专家,财政专家,让方圆五六十里土地土的人民富足起来,对他而言,其才能绰绰有余。唯其如此,才可见出他的谦虚,尤其是对比子路而显示出的谦虚。更令人不快的是,针对子路大言不惭地要让百姓懂得礼义,他特别在最后补了一句:“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种做法,简直让子路无立锥之地!
 
  深察别人的缺点,有意地为之遮掩,这是圣人的境界,而若处处故意显示自己这方面的优点,以反衬出别人的缺点,使其昭彰若揭,则无疑是小人的心机了。好在子路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他既不能发现老师在笑他(或者即便发现了,也满不在乎),更不能看出冉求对他的挤兑。越是这样。越是显出冉求的心机,越是显示出了路的坦荡。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如果结合《论语》中另一片段,我们可能会看到另一个冉有的形象。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之二十一)
 
  孔子在此把子路、冉有两人的性格进行了明确的对比,“求也退”,“由也兼人”,冉有遇事容易退缩,子路做事好勇好强。由此来看,冉有的性格本来就是谨慎小心的。《侍座》一章中的回答并非有意为之。千人千面,冉有的性格在不同人的眼中也许有差异,但形象的栩栩如生是不容置疑的。一个简单的细节,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至于教学中如何取舍,则是课堂生成和学情所决定的。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有这样充分的准备。
 
  语文教材中有些篇目有一些困扰人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如不解决,学生的注意力就难以集中。比如杨绛的《老王》一文。
 
  (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2)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3)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学生读书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1)年轻时不老实和患恶疾、瞎眼有什么关系?(2)冰箱不是可以制冰吗?为什么还要送冰?(3)回民的丧俗有什么讲究?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如果发现了的话,去查一查资料,顺便讲讲,就会让学生恍然大悟。
 
  由以上案例来看,把握教材细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同时,教师对作品的敏感性也要强。不一定是为了猎奇而探幽,但一定是在大量掌握材料的基础上灵感才会迸发。语文学科是一门杂学,语文教师就应博观而约取,
 
  选准契机,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来撬动课文。
 
  作者简介:
 
  陈维,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中教一级,杨洁语文工作坊坊员。2017年获“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参编多部校本教材,主持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多年的教学经验历练出她的宝贵经验,在阅读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