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

  越长大越觉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不容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平常人来说,理论很清晰,行动很迟缓。每当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感到低落时,才会想到要找人宣泄,寻找倾听的耳朵。
 
  然而,不是谁都能扮演一个好的倾听者角色,我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意识,认知,感受夹杂在劝慰中,并觉得自己高尚无比,说者应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从而改变现状。大多时候我们还会将“时间会冲淡一切”,“别想太多”这一类的话来宽解朋友烦闷,焦躁的心。然后,这样往往让说者不愿再说下去而沉默,情绪反而没有得到排解。
 
  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不仅仅是让当事人尽快忘掉那些给人带来痛苦的记忆,还应该致力于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问题心结。如果问题没有具体的说出来,理解清楚,想明白,忘却只是暂时的逃避,而非解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自我认知,才能从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才能以更加坦然的心态面对,促成自我调节,自我反思,自我治愈。
 
  当听同事说起最近的一起因考试作弊而被监考老师没收试卷后跳楼自杀事件时,我心生遗憾惋惜,似水流年本该珍视,却因一念之差选择了逃避现实,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心理承受力,还给予我们警示。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的心理咨询做到位了吗?如若事情发生后,将哭泣的孩子带到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会不会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呢?
 
  我们是否也应该普及一些心理知识,心理常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非流于形式,那未来不管遇到何种困难,“自助”总是能及时制止我们的冲动行为,三思而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