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即生活
——读《鼠疫》有感
六套中学张平
《鼠疫》的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的奥兰城。奥兰气候严酷、景色枯燥、生意发达,可以说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城市。突然有一天,大量的死老鼠从奥兰的街头涌现出来,它们装满了路边的垃圾桶、漂浮在下水道里。13天后,死老鼠现象突然停止,与此同时,第一例鼠疫患者出现,仅仅一天过后,患者死亡。
疫情初始,相关部门消极怠工、推卸责任,媒体也对病患绝口不提。人们对这一疾病是鼠疫已有预感,却仍犹豫不定、不愿承认。在这样的情况下,疫情恶化,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官方终于下令封城。人们从最开始的乐观、虚假欢乐到恐惧绝望到麻木疲乏,不断被流放之感所镇压,个人命运不复存在,有的只是集体遭遇。
在鼠疫这一连串失败面前,以里厄医生为首的人们始终没有放弃抗争。塔鲁带领奥兰志愿者建立起了卫生防疫组织,夜以继日地投身于工作。而鼠疫如同与人们开玩笑一般,在圣诞节期间突然减弱,患病人数不断减少,但却在最后带走了塔鲁的生命。在二月的一个清晨,奥兰城门开放,曾经肆虐一时的鼠疫宣告结束,然而“威胁着欢乐的东西始终存在…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
《鼠疫》一书与其说是对疫情的记录,更不如说是对疫情当下人心的记录。奥兰政府在鼠疫当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因此民众自发的行为被凸显出来。医生里厄在疫情中作为一位领导者,始终沉着冷静、尽职尽责,纵使鼠疫是“接连不断的失败”,他也从不放弃希望,不断地抗击着病情,只有在目睹男孩去世后才有过很大的情感波动,这也体现其柔情所在。他不相信宗教,只相信实事求是,相信疫情面前需要脚踏实地,他也正是如此做的。而这样的人在疫情结束后却默默远离喜悦的人群,独自纪念在疫情中逝去的人们。
塔鲁是本书中最具哲学思想的人物,他反对以法律处死犯人、反对“合法”的谋杀,但又意识到所有人长期以来都默许甚至间接促成了一些人的死亡,因此失去了安宁,而他愿意组建志愿者队伍也正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安宁。而塔鲁这种抗争本身就是荒诞而又不现实的,他希望对抗世人“合法”的谋杀,但对抗本身就意味着流血和牺牲,他只能成为善意的“凶手”,因此就算鼠疫结束,塔鲁也无法获得内心的安宁。加缪在最后为塔鲁安排的死亡结局也算是为塔鲁的矛盾画下了句号。
塔鲁所追求的是成为一个“圣人”,而里厄追求的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着共性,或许也就是这样,塔鲁和里厄才成为了真正的朋友,因为在这二人身上都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
除此之外,主要人物还有被疫情意外困在城内、不断寻找机会逃跑,最后却被大家感动,投身于抗击鼠疫工作的记者朗贝尔;忠厚老实,在鼠疫期间完成文书工作的同时不忘自己写作理想的小职员格朗;也有借助鼠疫掩盖自己罪行、大发国难财的科塔尔等等。每一位人物的形象都刻画地非常圆满,每一个故事都仿佛在告诉我们:磨难当头,惟有反抗才能获得内心安宁;安于灾祸,最终只能自我毁灭。
“鼠疫”这一意象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有人认为它象征二战后的现代生活,也有人认为它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但无论如何解读,《鼠疫》一书都让我感受到抗争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种种磨难,学业的负担、上级的打压、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鼠疫也不过是普通生活,谁的生活总能一帆风顺呢?在疫情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直面现实,坚守希望,不要让疾病的恐惧麻木心灵,相信总有一天温暖的阳光会重新照耀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也能重获自由和团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