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书本也要到适当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共鸣。
——《岛上书店》
翻开稍粘灰尘的摘抄本,听着舒缓的轻音乐,圆润的字迹铺面而来,那个句子,那个段落,还似曾相识。一段段有关书本的回忆,也铺面而来......
“我也可以写出来”
十一二岁年纪,我喜欢读“阳光姐姐”、“辫子姐姐”、杨红缨等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清晰地记得,在那时,“阳光姐姐小说派”是最让我沉迷的系列。系列里的书籍都是由多个小作者的小说作品组合而成。我喜欢读,也很羡慕他们。他们写的都是自己校园生活的小故事。年幼的我第一次知道,对啊,校园生活是多么有趣呢,为什么我不能把它记录下来呢?那时,班级里写小说的“风气”正兴起,有位同学的小说甚至在班级里很受欢迎。
“我也可以写出来!”我踌躇满志,于是,故事取材于校园生活并加以构造,我第一次创造出了属于我的幻想世界。
“那个世界是存在的吧”
“记住,是魔杖选择巫师。”
随着年龄增长,我不再满足于描写校园生活的小故事。《哈利·波特》构造的巫师世界,令我欲罢不能。我沉迷里面跌宕起伏的冒险,对巫师学校霍格沃茨和咒语近乎狂热。我为哈利能被选进格兰芬多而兴奋,也为校长邓布利多的死在被窝偷偷流泪;曾无比憎恨杀掉邓布利多的斯内普,最后却被他真挚又坚守的爱而感动......
我一度曾想:“巫师世界是存在的吧。”只是我们这些“麻瓜”(普通人)没有发现。可是反过来,我又不承认我是个“麻瓜”,我执着地认为我是个没有收到入学通知书的巫师。对书中的人物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相信书中所描绘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一本书的巨大成功啊。而阅读的神奇奥妙,也就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自己所相信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自由飞驰。
“我想要了解它”
进入了豆蔻年华,阅读的积累让我变得更加稳重,也激发了我的求知欲。随着涉及书籍种类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对世界的了解也不断加深。青年癌症医生患癌后的日记,更新了我对死亡的认识;在“最优体验心理学”的指导下,体会全身贯注“心流”的充实与愉悦;在哀叹安娜·卡列宁娜的爱情悲剧的同时,感受俄国十九世纪社会的变革;目睹平凡人孙少安孙少平的成长,探秘这个“平凡的世界”的巨大力量......
我想要了解它,了解他们,了解他们背后的社会,了解人性的秘密。世界很大,很多样,我很想全面地认识它。可是,时间和空间限制了我的脚步。但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在书中有了部分答案。
慢慢地,我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对自己的了解也慢慢加深。我开始知道,我想成为的是怎样的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思维广度,能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待问题的人。
“我会拥有书籍、伊娃,当然,还有孩子。我有更大的希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拥有千姿百态的海洋、天空,拥有清丽的朝阳、艳丽的晚霞以及辉煌壮阔的夜晚。”我想拥有这样的世界。我也相信,这样的世界是存在的。至于永存,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旅行,去用心感受,才能拥有。
合上摘抄本的封底,它已有的世界已在我心里;接着打开一本书,我投向了新世界的怀抱。
教师点评:
作者紧扣“阅读,伴我成长”的主题,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成长的精彩瞬间。同时,文章以时间为轴,采用小标题形式,行文流畅,语言富有感染力。
(此文获得2020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高中组省级一等奖)
供稿:高二7班翁楸岚
指导老师:王春玲
责编:邹敏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