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地会考将至,班主任老师在动员会上说:“相信大家都可以拿到中考首A!”对此,小明觉得自己毫无底气,他对小华说:“从小学到现在,我的成绩一直都处于中下游,我现在正努力让自己不掉队,但是要拿A是不可能的。”小华说:“你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就拿不到A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自身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让自信成为人生新常态
北雅中学1807班焦雪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年轻时首次科举考试失败后登高望岳发出的感叹。他没有因考场的失意而黯然神伤,而是坚信自己终将大有成就。这何尝不是我们应当做到的自信呢?自信,应当成为大道之并行者,应当成为成长之必备者,应当成为人生的新常态。
自信是人生的指向标。李白求仕多年无果,后被帝召入宫,当即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虽在政治上无法得到重用,李白却也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感叹。正是这种“我必有用”的自信,引领他潇洒度过人生。要想成长,必先自信。即便是侏儒至小,也要坚信自己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即便是微小星辰,也要坚信自己可以绽放万丈光芒。
自信是狂,却非自傲。杨绛在《我们仨》中写到年轻人应狂,应自信大胆。但这种自信并非自傲。项羽的骄傲让他不听谏言,最后身旁无文人智士,落了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下场。自傲的人只会让别人避之犹恐不及,而自信的人散发出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因此,自信的同时,我们也需日日三省,以防自信变傲慢。
自信需我们志存高远。《诫子书》中写到:“夫当志存高远。”陈胜还是个农民时就志存高远,后来的起义也犹为盛极一时。燕雀尚有鸿鹄之志,人未必不可登天取月。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人若失了信心,就会失去对人生的憧憬与希望,就会了无方向,漫无目的,终难成大器。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接下来的生地会考、中考、高考,还是人生的一切磨难,都让我们树起自信的旗帜,让自信成为人生的新常态!
(指导老师李琨)
作者简介
焦雪晴
长沙市北雅中学1807班班长,具有应激性,天生向阳,愿永远追随日月,不怀疑也不彷徨。
人生格言:不谈人生,余生还长;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只把握当下,珍惜光阴。惟有时间之拙,可解文字之重,探宇宙之奥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