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我的记忆

  钟声,我的记忆
 
  市四中七(10)班刘若冰
 
  黄花田地的小径上,夕阳轻吻着迎风跑回家的女孩。悠扬的钟声奏乐一段,轻声在女孩的耳边唱着……
 
  我亲爱的钟声!我梦中的钟声!它是我记忆深处的宝藏。
 
  小时候我生活在奶奶家,天天与清新空气、野花黄蜂打交道,常常和小伙伴们玩得忘了时间。穿越在金黄的田野中,我们手牵手,小心翼翼走过每一道田陇,像追逐自由的金丝雀一样。淘气的我们张开稚嫩的羽翼,想尽可能地离家远点,远离大人的唠叨。但那一口钟,是神奇的,傍晚日落,它准时地摇晃轻盈的身子,清脆的钟声一下、两下,无论我们离它多远,它总能呼唤到我们,似乎带着饭菜的香气,这时的我们,又一窝蜂地奔回了家。聆听那钟声,再想想家中做好的饭菜,奶奶慈祥的笑颜,想要逃离的心散到九霄云外,这是回家的钟声!
 
  乡村的夜晚并不平静,常常会有一些热闹的活动,如唱戏。吃完饭,六时的钟声响起,依旧清脆悦耳。这时,奶奶爷爷就会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一手抓一把薄扇,一手提一把椅子,我常常夹在中间跟着他们团团转。“快点快点,戏快要开始了!”奶奶催促,推着我前进。悠扬的钟声传遍全村,借着淡淡的胧月,我看见洋溢在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啊!幸福的钟声,团聚的钟声!记得那场戏,还没开始我就在奶奶怀中睡着了,但我知道,这幸福的钟声将把我们永远连结在一起。啊!亲爱的钟声!
 
  清晨,朦胧的阳光照在稻田上,钟儿轻轻地晃,送去劳动的号角。只见爷爷戴上斗笠,穿好靴子,扛起锄头,颇有成就地走进自家的田。我装模作样地扛着锄头,却什么也搬不动,只好迈动小腿,跟着爷爷走。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炙烤着大地,爷爷与其他人都已汗流浃背,还是不停止地抡起锄头,直腰弯腰……钟声响起,我静静地聆听。这是劳动的钟声!
 
  如今,那口大钟被拆了,再也听不见回家的歌声、团聚的笑声、劳动的号角声了。每个人都怅然若失。我时常坐在小时候坐过的田陇上,静静地想。大钟,你离我而去了,是不是我的童年,也被带走了?在我甜甜的梦中,你会带着我的童年回来的,对吗?
 
  市四中曾雪玲点评:好的文章,当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以“钟声”为线索,串起了对往事、对童年的怀念。文章多次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小作者对钟声以及悠然生活的喜欢。全文有细腻的景物描写,也有温馨的场面刻画,同时以时间的发展顺序,让感情逐层升华,全文水到渠成。只是,建议文章的开头可以删减一段,简洁直入的开头会让文章增添一份韵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