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活启示作文:一叶障目

  作者:李艾桦指导老师:郑楷老师
 
  遵义市第十九中七年级
 
  2020秋季《主体与境界》班学员
 
 
  一叶障目,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不能以偏概全,盲目轻信。细细品读一下,楚国有一个读书人,他在读淮南子的时候,看见书本里的螳螂用一片叶子遮住自己,来吸引虫子,于是他觉得这片神奇的叶子可以让自己隐身,于是就把树叶全部摘下,一次遮着脸,问妻子能不能看到他,折腾一天后,妻子耐烦说看不见了,于是他就拿着这片叶子挡在自己的眼前去行窃,被抓后将原委说出来,官员听后大笑,将他放了出来。这不就是在掩耳盗铃吗?(开门见山,故事中蕴藏的是小作者背后的文化功底,给读者留下思绪空间。)
 
  如果一味的心存幻想,而趁着机会好吃懒做的人,又怎么会有好下场呢?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这样的人生活中也有很多,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引用了毛主席《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让内容更加深厚。)
 
  在我们的世界里,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比比皆是。人啊!自己认为自己的理论,知识全是对的,而自以为是,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的时间总是宝贵的,可是有些同学总是不求结果,没有目的,不问往后,顺着时间的脉络,日复一日的蹉跎下去。一些同学趁着早读时间老师不在的时候打闹着,稍微好一点的,拿着一本书,在和其他同学说着话,不亦乐乎的样子,每每在窗台上看见老师的身影,他们总会用闪电般的速度装成津津有味的样子,读起书来,这不就是一叶障目吗?过分的自满,不去珍惜韶华,以为蒙蔽了老师的眼睛,却蒙蔽了自己成长的道路。老师一走,书就倒下来了,嘴也跟着停了下来,又是各做各的一份事去,看不见未来,迷失的自己正在为过往,而感到深深的忏悔,不认真完成任务,反倒一叶障目,知识可不会自己跑进脑袋里!(结合生活中的故事呈现出文章主题思想,投机取巧,欺骗自我的不好习惯。)
 
  世界是公平的,他不会让你比别人差多少,只有你自己去摸索,感悟,谦虚的请教,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小心的走过去,你才会成功,脚踏实地,别老想那些无知而可笑的幻梦,别一叶障目,自欺欺人。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元素,很多人可笑的认为,学生时代分数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可是有时听老师和大人说起社会上工作的大小事情。它不仅仅看重的是分数了,他更加看重品德。所以,那些可爱的家长,一叶障目。这样的社会现象只会把压力的重担放在我们身上
 
  一叶障目,这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带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示。对我而言,它是我成长路上的指明灯,而对社会而言,这更多的是在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空谈人生,愚昧的人罢了。
 
  【点评】小作者生活用生活中鲜活的案例,阐述了一个词语背后的故事。独到的故事结构让读者意味深长,反思自我的同时更多的在引导这个时代中存在的人群。对哪些不切实际,空谈人生的理想主义者进行一次深沉的提醒,恰恰也体现了小作者思想的高度,文章主题更是层层递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