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林野趣

    编者语:此文作者年纪虽小,却文采斐然,文风老道。此篇《乡林野趣》堪比沈复的《童趣》,文中探蚁穴、捣蝉蜕之事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文末童年之忆、父母之爱、家乡之恋、少年之志流于笔端,景情交融,温情与豪迈并存,实为难得之佳作!
    乡林野趣
    中雅培粹学校1901班李国银
    
    二〇一九年,岁在己亥,暮秋之末,游于学堂之后。时万物凋零,败叶遍地,唯堂后之松皆郁葱如春,杆直冠茂,不禁怀感故乡之林,故作此文。
    故乡之景,皆美如画,而吾独爱沿江之林。其林生于湘江之畔,终年承江涛灌溉,鸟虫杂其间,生意盎然。自余记事起,严慈常携我于此地嬉游,但闻鸟鸣于间,可谓天籁绕梁三日不绝。稍长,与友于此地耍戏,拣石搭堡,上树捉鸟;以枝趋虫,折草鞭蟆。忽见一蚁穴,便以云长自封,引水溉之,见群蚁惊惶出洞,慌不择路,又有撞而仰天不得翻者,形似残军,遂抚掌大乐。
    吾七岁时,与友嬉于树下,时则仲夏,蝉鸣阵阵。吾与友正于林下以枝探蚁穴,于树上寻枝,忽见一物定于树上似与树为一体,忙使枝趋之,感风未走,闻声不去。异之,扯父问,家严笑曰:“此乃蝉蜕也,可入药,有宣散风热之效。”遂呼友曰:“既可入药,何不以拾为戏?”友欣然应。各拾一长枝,细瞅树上,然不见前蜕,不禁自语:“真真好颜色,难使辨也”。须臾,友见一物似,忙以枝击落,实一枯叶。又瞬目一物,余大呼:“寻之矣!”遂纵而击之,友急拾详视,只见此物瞪眼如铜铃,前足似扑状,锋如刀刃,仿触之可活。友大骇,忙弃之,缩于树后,只露半首颤视之。吾胆稍大,以枝轻触之,来回拨其身,终不敢拾。家严至,笑而拾曰:“此物乃知了羽化所遗,一死物尔,不必畏之。”吾二人方大气出,纵越如初,各寻于林间,见而击其落,翻叶探知,其兴浓矣。然蜕多被击碎,支离不堪,不复原型,遂于低处以手摘,高处以枝轻拨。友稍短于吾,见一蜕稍高,虽蹦不可及,差之寸厘尔,抓耳挠腮,踌躇不甘,忙呼吾至,扶吾上树,于树干上踮脚摘而得,二人皆喜。
    不多时,衣袋尽满,恰家慈唤吾归餐,遂执家严温润大手,扬首挺胸,乐而归之,磅磅若得胜回朝,洋洋如满载入仓。
    而今离乡求学,举目皆是异乡之人,异乡之景,异乡之物。复观庭后青松,低头思念乡林。日前休沐归家,林如往日,而友不复在,即无家严桐下吟诗教子,也无家慈炊熟唤儿。虽游人如故,却已是面面而陌。
    噫唏嘘!岁月一去不回返,吾之童年也如大湘之水滚滚北去不复归。
    然子规声声依旧,风琴青云依旧,碧水涛涛依旧,少年郎,行莫愁,还看我荆楚健儿环看世界,击水中流!
 
    短评:本文应半命题作文练习《触动了我的心灵》而作,小作者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在经典文言文方面积累深厚,离乡求学的生活感受又让他文思如泉涌。回忆中的天真童趣、对现实的感伤、以及积极乐观的情绪,让人仿佛看见一位昂扬向上的小小少年郎,让人心生欢喜。见字如面,不亦如是乎?(指导老师:肖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