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中的世界
文/朱文彤
我的房间看上去很杂乱。
这可不是因为我很懒,不打扫;只是因为书太多了而已。《简·爱》、《15岁的小船长》,《欧也尼·葛朗台》……一大摞书堆在桌上,旁边还放着几本读书笔记。
同学们,你们应该觉得很奇怪:读书还需要做笔记?是的,这样可以帮助我记忆并深入一本书的深处。作者精心构筑出的精神王国,它的大门很难打开,而这时就需要笔记了。
我第一次做读书笔记是在小学,当时我正在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在进行冒险,同时他还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最后终于安全逃离危险。
这本书非常精彩,但明线暗线很多,剧情多变,我被搞得头昏脑胀的,只好整理时间线,画了一幅思维导图。
写笔记其实是一件好静之人爱做的事。我爱读小说,也喜静,所以做笔记时,那点空气中弥漫着的安宁,笔尖一顿的用力感,写下的有点过于拘束的字体,对我来说都是美的,而整好书中的脉络后,看书也可以不用费力回想,磨蹭一会儿,眼睛停在那几行多一会儿,我可以细细回味语言。
那本书中,有一处我记得很牢:主人公要逃离秘境,坐上船时,船员对他说:“你还剩三个愿望,虽然少了点,但应该够了。”我把这句话摘了下来。愿望,指的是什么呢?书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它可能是希望,是想回家,见到父母的期待。它是动力,如果没有了它就只能永远留在秘境,我那时的思考,至今还留在笔记里。笔记定格了我的精神世界与书中的世界。
每本书都是一座花园,花园之春要由读者和作者携手来孕育,你想的越深入,春天的花朵就越灿烂。而笔记就是储藏鲜花的水瓶。它们可以当化肥,帮助你种下思维的种子,理清交织的藤蔓;他们也可以长久的存放你种出的成果,其中也融合了作者的花朵。
读书时做的笔记珍藏了你内心缤纷的世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