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焦山有感(六年级)

  游焦山有感
 
  ■育才小学西区校六(6)班滕言雅
 
  “京口瓜洲一水间”,暑期,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有幸游览与扬州隔江相望的镇江焦山。为了更好地领略、感受焦山的山水之美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出发前,我专门查看了有关介绍焦山的知识典故。焦山四面环水、高70余米,因东汉名士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果然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坐上摆渡,我们跨过夹江来到了焦山脚下,抬头仰望,焦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郁郁葱葱、高大挺拔。进入山门,走在参天古树环抱下的林阴小道,我顿时感到暑气褪去了不少。此刻,游人稀少,山林间的鸟叫蝉鸣、流水潺潺声分外悦耳,让人渐入佳境、心旷神怡。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碑林博物馆,听讲解员介绍:焦山碑林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由摩崖石刻和碑林陈列馆组成。摩崖石刻气势磅礴,存有六朝以来刻石百余方,“大字之祖”《瘗鹤铭》据传是东晋王羲之所书,弥足珍贵,是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艺术的瑰宝。
 
  出碑林、再往前,豁然开朗。只见江边开阔的草坪上矗立着一排整齐的古炮台,这就是著名的焦山古炮台遗址了。焦山扼守长江之险,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宋代以来,这里多次爆发抵御外族入侵的爱国正义之战,特别是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侵入长江,直逼镇江和南京,焦山炮台守军英勇抵抗、奋力还击,面对80余艘敌舰浴血奋战,最终炮台失守,守焦山军民1500多人全部捐躯殉国,谱写了可歌可泣、浴血御敌的壮丽悲歌。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辈理应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成长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