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推荐语: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而福师附小六年(3)班的小作家们在《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寓言教学评互动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引领下,以文言自创寓言:或仿创名篇之作,或活用历史典故;或以物喻人时惩恶扬善,寄寓美好;或讽刺批判间揭发伏藏,显其弊恶;或古今比对中明辩是非,托其哲理……巴尔扎克曾说过:“故事家得是全才。他应该是历史学家,戏剧家,他应该有深刻的辩证法使他的人物活起来。”而我想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寓言那畔行,文思畅如泉;寓一文,言一篇,紫阳少年亦全才,花开凝秀香满园。”
愚王自足
附小六(3)班吴凯杰
指导老师:陈迪业
今王怜才,好礼乐,得一琴师,以为豪。邻国有宾,宴待之。
宴上曰:“朕有琴师,其艺无双,弦惊天,波动地,举世不及。”唤而奏,众惟闻其声,竟无人。
王又曰:“天赐之手,尔何以见?”
客中人,忽立:“非也,吾更胜。”
王嗤:“若胜,和。”
来者取琴,当堂而奏。琴声悠扬,王倾迷之,曰:“果不欺我,为朕所用,何如?”其人未允,惟求和矣。
然王诈之,反攻其城,无策猛侵,且呼:“朕之将,武高;朕之兵,心勇。何惧乌合之众?”
乃不知邻国其人,神机者也。籍其不适水土,夜突袭,返途以火,大败其军。王怒而亲征,始料未及早伏于此,战无三时,败北,亡!
教师点评:今人写古文,古语寓今言,妙哉!琴棋书画亦可言,舞文弄墨皆成章。小作者以礼乐铺之,琴艺为引,寥寥数语写尽故事曲折。或抑、或扬、或顿、或挫,遣词处显其文思,言语间可窥寓蕴,以己之所阅融史书之精要,自创寓言,诵之畅如行云流水,大赞也!
高王自拙
附小六(3)班刘招辉
指导老师:陈迪业
高王失汴梁,出逃江南,立号为宋,常以此为欣。
一日阁台观景,群舞间闻莺歌语,高王翩然,不禁喜曰:“山河大好,壮澜秀丽,汝等以为如何?”众士喑而不语,皆奉其语。高王又曰:“此等天歌圣舞,弗胜于汴梁焉?”众士焦而不明,又接其语。高王乐矣,曰:“失汴梁而复得杭,此为怡得之事耶!”众士皆焦灼,一人叹曰:“失汴梁乃失国始矣,其王只见其表,未探其内,吾国将绝矣。”士听其言,皆和,唯高王怒而拂袖。
隔年,举国俱灭,高宗被斩,悔失汴梁而得杭焉。后人笑然:“高王自拙,弃汴得杭,谬矣!”
教师点评:以历史之典述自拙之理,以王朝之镜照你我之言,小作者大处落笔,小处着墨,如海之波澜,层层推进,嬉笑怒骂间讽尽拙者之风!可圈可点,可赞可叹!
两马竞走
附小六(3)班吴腾翔
指导老师:陈迪业
尝有两马相辩,相辩未果,欲赛。
一马撒腿而疾走,欲一举得胜;一马不急不慢,缓缓而行。不日,缓者胜。
众皆谬乎?弗然!缓者以总程从长计议,缓速行,储精力,后则迅走不停,终而得胜。快者一概奔驰,长路漫兮终其累也,至后程,行不动,熬至尽端,不及缓者,乃败。
此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教师点评:以马为喻,快者败而缓者胜,于非常理处寓之真言,此见作者之用心良苦也!两马相较,言语精练而不失其重;读之诵之,朗朗上口,可见作者文言功底匪浅也!
望秋水
附小六(3)班林芝同
指导老师:陈迪业
扶风有一琴师,名曰秋,所奏之曲皆为人叹。但因曲高和寡,竟无一友。
一日鼓琴,百鸟齐鸣,鱼跃入水。有一人名曰叶祺,路过时乃见之,曰:“善哉乎鼓琴,缓缓乎若秋水,宁静而以致远。”
秋闻之,笑曰:“汝乃吾友矣。”
后二人常奏于江边,谈古论今,久之竟为挚友矣。
一日叶祺因病而亡,秋闻之,叹曰:“吾友已逝,如秋水,一去而不返。”而为此以一曲,名曰《望秋水》。
教师点评:以琴会友,以水名乐,此文与《高山流水》有异曲同工之妙。行文简练,善以景铺陈,以言塑形,于寥寥数语间蕴尽真情、寓含深意,妙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