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糖龟

  家乡的糖龟
 
  ●锦园小学五(5)班陈梓润
 
  指导老师陈玉虹
 
  自我能记事起,“糖龟”这两个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它是甜的、香的。那一个个金黄油亮的糖龟,不仅打开了我的味蕾,也打开了我甜美的回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年春节前夕,我总跟着母亲回老家,闲暇时穿梭于石屋之间,寻找春的芳香,却总是被阵阵香甜的米香吸引去。循香而去,院子后的老屋灶前,外公外婆在热气腾腾的烟雾间忙活着。他们的脸被蒸汽熏得通红。我知道,他们是在做糖龟。这是老家春节的习俗。
 
  每一回,外婆总是拿出泡好的奶白的米,先滤干,而后拿去打成米粉。这当口,外公就把屋灶的柴火生好,准备把大锅中的水烧开。接着,外婆一点一点地往米粉里加温水,双手不停地轻柔地搓着米粉,然后撒上适量的红糖,把它们搅和在一起,又不断地搓呀搓,揉呀揉,把对新年的祈盼与祝福都一起揉进了这香甜的糖粉中。待红糖与米粉均匀地和在一起了,外婆就拿出筛子,把糖粉全部筛一遍。这样被筛下来的糖粉就更加细腻了。
 
  接着,外婆在蒸笼上铺上一块大大的纱布,将糖粉一层一层均匀地铺在蒸笼上,把锅盖得严严实实的,举手投足之间十分娴熟淡然,米香满溢。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一股股热气顺着锅沿的缝隙钻出来,夹杂着诱人的香味,让人为之一醉。
 
  接下来就是捣糖粉团了。这可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蒸熟的糖粉团被放入一口古老的石臼中。每回都是外公抡石锤,外婆翻粉团。外公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拿起石锤一次次用力稳稳地捶向糖粉团。趁外公提起石锤的空隙,外婆赶紧伸手将粉团翻个身。就这样一捶一翻,他们配合得很是默契,似乎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融入了这糖粉团中了。外公外婆脸上笑开了花。那时我似乎也明白了,原来幸福甜美的生活是靠这样一次次捶打创造出来的。
 
  捣好糖粉团后,他们将粉团切成一块一块,搓成长条形。最后,外婆拿出了她的秘密“武器”——龟印。龟印上面刻着乌龟和花鸟虫鱼的图案,惟妙惟肖,寓意着吉祥如意。外婆先在龟印上抹上薄薄一层花生油,再抓起一块长条形的粉团小心翼翼地放在龟印上,用力挤压一下,使龟印的四处不留一点儿缝隙。再微微压一压,然后翻转一抖,一个个印着漂亮图案的糖龟就出笼了。
 
  今年春节,我照样跟着母亲回了老家。外婆早早地站在石屋门口迎接我们。我看到外婆手上沾满了米粉,一定又是在做糖龟了。那甜甜的糖龟,随着那古朴的龟印,已将幸福甜蜜的生活滋味印入了我的记忆中,也深深地烙下了与家乡生脉相连的印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