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少年作家班学员任逸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阵阵芳香中夹入了一股书香味。
周围的一切都是粉色的,我仿佛来到了一个粉色的世界。哦!原来我这是来到一片桃林。此时正值桃花盛开之时,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桃花的香味是独特的,若你细品味,那你定会闻到芳香中还夹着一丝独特的清香,沁人心脾。这是桃花独有的香味,它不似桂花那浓烈的香,给人淡淡的清幽,让人闻之心情舒畅,仿佛置身仙境中。
正如诗人詹初笔下的“桃花灼灼斗春芳,一见如云满目光”,桃花多姿多彩,不仅仅局限于粉,有红的,粉红的,淡粉的,还有的白中带点粉……只要你用心观看,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颜色。大概也正因如此,桃花才能给人无限的遐想吧!
有人常说“桃花苦若黄连”,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桃花的味道,懂得品味的人自能品味到那苦中带甜的清香,而不懂品味的人自会觉得苦如黄连。你看那一壶壶桃花酿可不就是极品?还有桃花酥等等,一朵朵桃花经过人们的匠心制作,成就不一样的美味。可以说,桃从树、花、胶、果实都不凡,带给人们的是视野和味蕾的美。
记得我们老师给我们班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桃夭班”,又名“桃夭中队”。老师说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桃子。可不是嘛,你看那一朵朵桃花不正是我们的一张张笑脸吗?那金黄的花蕊如同我们那一双双小眼睛。落在地上的花瓣化作春泥,正如我们成长路上留下的滴滴汗水,铺垫着我们走向未来的路。
点评:
这篇散文写得很美,结构也很完整。“桃夭”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开头部分作者以含“桃夭”的诗句引入,二三段对桃花盛开的景象做了具体描绘,让人迷醉在花香与花色中,第四段则由表及里,转而叙述桃花的作用和美味,第五段(结尾)更是层层深入,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将桃花和人相结合,让其意象更加饱满,带给人流畅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沉醉。如果给小作者一点建议的话,希望小作者能在二三段对桃花的香味、颜色进行描写时,更加老练、细腻一些,这样本文会在美的层级上上升一个档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