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环保小卫士

    1月9号,是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无比放松,一大早,我和姥姥就出发了,我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一路上欢蹦乱跳,路上还遇到了两个同学,我们有说有笑,畅想着即将到来的寒假生活,还讨论了一下昨天的考试内容。
    9点半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一位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分类的方法,当我们看到PPT里触目惊心的垃圾污染时,我们都无比震撼;当我们知道菲律宾一条死亡的鲸鱼肚子里有80斤塑料垃圾时,我们都目瞪口呆……
    接下来是一位老爷爷教我们如何变废为宝,利用厨余垃圾制作酵素。这位老爷爷今年已经75岁了,可仍然作为一位志愿者,把环保的理念不断推广下去,我们也要向他学习,把垃圾分类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用自带的果皮和菜叶亲自体验了环保酵素的制作过程,原来这些天天被我们丢掉的垃圾竟然有如此多的用途啊!它不仅能让我们的衣服洗的更干净,还能让我们的植物长的更茁壮!
    回到家后,我利用自己制作的环保酵素把爸爸的脏汽车进行了擦洗,奇迹出现了,所有经酵素擦洗过的地方神奇般的光亮如新,我本来打算半小时才能完成的清洁工作,结果十五分钟就结束了!
    寒假期间,我又用专用小教具深入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还自己创作了一幅手抄报,垃圾原来真的是扔错了地方的财富啊!
    
    今年春节大扫除,我承包了客厅和自己的卧室,我先把需要打扫的地方进行了清理,还把长期睡大觉的没用物品进行了断舍离,然后按照垃圾的种类一一进行了有意义的分类。比如把废旧塑料和废金属归到可回收垃圾类,剩饭剩菜和茶叶渣归到厨余垃圾类,过期药品和废旧电池归到有害垃圾类,用过的餐巾纸和废旧花盆归到其他垃圾类,然后我将这些归类的垃圾分别装进不同的塑料袋里。
    “这几个口罩已经戴过了,把它们丢掉吧!”妈妈找出了几个用过的口罩,还告诉我这些属于干垃圾。我立刻跟妈妈说平常时可以将用过的口罩归入干垃圾类,但现在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这些口罩有可能沾染了病毒和细菌,所以不能随便丢弃,应该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属于有害垃圾。妈妈将信将疑,看我那笃定的神情,才上网又查询了一下,果然我说的是正确的。
    
    大扫除完成后,我拿着已经分类好的垃圾袋和妈妈一起下楼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投放进对应的垃圾桶里,在红色的有害垃圾桶上醒目地贴上了几个字“医疗废物——废弃口罩专用”,估计很多人也像妈妈一样误以为这些是干垃圾吧。我还告诉妈妈,其实这四个垃圾桶都有自己的可爱名字,分别叫“蓝可可”、“红嗨嗨”、“黄其其”和“绿厨厨”,这样就很容易记住它们了。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真是个垃圾分类小达人!
    
    小区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也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保卫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爱护动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