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魔法师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三一班
丁浩喆
一位“魔法师”把我们带进课文,一位“魔法师”把图画变成了动画。这个“魔法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
杨老师乌黑的头发,高高的个子。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是一扇窗户,我们总能从她的眼睛里读出她是高兴还是生气。开心的时候,杨老师的眼睛会笑成两个弯弯的月牙;生气的时候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眼睛瞪得像铜铃”。
杨老师有时很温柔,有时很严厉。有一次我忘带语文书了,课上杨老师却没说什么,我心里还有点小侥幸,感觉逃过了一劫。可是下课后,杨老师把我叫过去,严厉地说:“你忘带语文书了是不?去把这一课讲的课文抄三遍之后交给我!”唉,“欠的终归要还的”,我以后再也不敢忘带语文书了。
杨老师讲课和其他老师不同。有杨老师,我们的语文课堂可是“双语教学”,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四川方言混杂着点点“川普”。不用问,杨老师切换成方言时,肯定是有人开小差了,她要用这种标志性的语言把他拉回来。如果在上课时,你恰好经过我们教室旁边,你可能会以为到了“相声专场”。杨老师就像一个相声演员,会把课文讲得绘声绘色,有时还会亲自演起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杨老师还有一个杀手锏,专治调皮鬼。她给我们每个人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定一个目标,达到目标的话就可以免假期作业,如果达不到的话就会“加餐”。这样的规定,就像是“紧箍咒”,激励着我们班每个孩子每天认真听讲。当然,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上课认真听并不难,因为杨老师的课本来就有意思。
杨老师就是课堂中的“魔法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